从三皇五帝到秦皇汉武(4)
汤旱而祷。曰:“政不节与?使民疾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宫室荣与?妇谒盛与?何以不两至斯极也?苞苴行与?谗夫兴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这番诚惶诚恐的祷告辞,反映出成汤当时的心理状态。《国语·鲁语上》说商汤王施政是“以宽治民”。《吕氏春秋·慎大览》说:“汤立为天子,夏民大悦,如得慈亲。朝不易位,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郼(殷)如夏”。但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商汤王的权限,已经从军事渗透到政治、经济、宗教等各个领域之中了。 从成汤立国,到盘庚迁殷以前,约三百年间,商王的权力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处于不断加强并逐渐扩大的趋势。从文献记载看,在这一段时间里,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商初的“伊尹放太甲”,是商贵族阶级对王权的干予,最后以伊尹向商王族妥协,迎太甲复位而结束。其次仲丁以来的“九世之乱”,主要反映了作为氏族贵族的同姓家族长对王权的觊觎。此外,在商代还发生多次王权与神权的冲突。经过“殷道衰,诸侯或不至”与“殷复兴,诸侯归之”(27)的几次反复过程。到盘庚继位时,他便想用迁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然而却意外地遇到藐视其权威的贵族与平民的有力挑战,“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28),这无疑给盘庚希望结束“荡析离居,罔有定极”(29)的生活以莫大打击。于是盘庚召集民众聚会,向所有敢于反对的人施加压力。如对“在位共政”的贵族父老--众戚,盘庚一方面安抚他们说:“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30)。另一方面又说:“听予一人之作猷”(31)。还进一步威胁说:“矧予制乃短长之命”(32)。并严厉训斥说:“凡尔众,其惟致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齐乃位,度乃口,罚及尔身,弗可悔。”对殷普通民众,就极尽威逼恫吓之能事。盘庚说:“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34)最后盘庚终于挫败反对迁都的势力,从而全面树立起王权的威严。盘庚迁殷之后,形成“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35)的繁荣昌盛局面,这又必然地使王权得到更为有力的加强。因此可以说,盘庚迁殷后的商王,已经与完全意义的专制君主相去不远了。 但是,即使这是一段不远的距离,在生产极不发达的古代,也仍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传世的先秦古籍和甲骨卜辞等资料可知,被殷人尊为高宗的武丁,仍然要经常参加社会劳动并组织群众生产。《尚书·无逸》记周公告诫成王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武丁子祖甲,也没有脱离生产劳动,他长期和“小人”生活在一起,周公称许他说:“其在祖甲,不义为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36)但另一方面,祖甲又被说成是“淫乱,般复衰”(37)的昏君。《国语·周语下》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从祖甲以后,商王摆脱了社会生产劳动,也不再关心人民生活的疾苦,一味追求安逸享乐。周公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38)总之,自祖甲(或其子)开始,商代的王就成了“一个寄生阶级,真正的社会寄生虫阶级”(39),在社会各种生活中,商王都是名符其实、高高在上的“余一人”(40)。其中最具典型的是末代君主商纣王,已经十分明显地暴露出专制君主的真面目。据史书记载,商纣王利用特权,横征暴敛,“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他穷奢极欲,造“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他“重辟刑,有炮烙之法”,并随意杀戮重臣,“剖比干观其心”,“囚箕子”,“醢九侯”,“酺鄂侯”,“囚西伯羑里”(41),充分显示出专制君主的残暴、凶狠和为所欲为、支配一切的绝对权威。最后终于被周武王所诛杀,商代也从此灭亡了。不过商纣王的身死国灭,并不在于专制王权的本身,而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尚不能完全容纳或适应这种绝对的专制权力。 五、天下宗主周天子--权力的扩大 西周时期的最高君主是周天子,他是以“天之元子”的身分降临到人世进行统治的。《易·乾文言》说:“元者,善之长也。”形象地说明了周王企图利用天帝的灵光抬高自己的权威。不过周天子神圣权威的完全确立,也并非一朝一夕努力的结果,而是经过夏、商两代,禹、汤千年的长期不断积累和周初文、武、成、康数代君主的惨淡经营,才最后树立起来的。 前文提到“汤武革命”的“武”,就是指诛灭商纣,“弔民伐罪”,建立周王朝的武王发,可见周武王也是靠“革命”、凭武力夺取到国家最高统治权的。《诗·大雅·文王》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思是,周“自后稷之始基靖民”(42)到生而“有圣瑞”(43)的西伯昌(即周文王),总共已有千余年,才有现在的规模,故云“旧邦”;但周接受“天命”还是文王、武王时期新近的事情,周人称之为“文武受命”(44)。大盂鼎铭文说:“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辟厥匿,匍有四方,唆正厥民。”文王“受命”,还没有对商发动战争就死去了,“天命”就由武王承担起来。武王克商,君临天下,从僻居西陲一隅之地的“小邦”军事统帅,一跃成为天下共主,是颇值得称道的,所以很为周人所推崇。但灭商不久也死去了,周人为继承权问题,发生管叔、蔡叔与商纣子武庚禄父的联合叛乱,这对刚刚建立起来的周王权威,构成极大的威胁。武王的后继者成王,为维护王权的神圣不可侵犯,命周公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东征。东征的胜利,充分显示出周王权威的无可争议性。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