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从三皇五帝到秦皇汉武(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集刊》 赵锡元/赵玉宝 参加讨论

七、秦和汉初的皇帝--专制君主的定型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吞并六国,一律实行郡县制度, 由此建立起统一的大帝国。国家统一带来了文字、度量衡等众多方面的统一,这是中国历史的骄傲。与这些统一伴随而来的,是“皇帝”观念的滋生和秦始皇帝的御宇,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位皇帝。《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群臣议论上尊号的情形说: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可见,“皇帝”尊号,由观念到现实,确是专制君主最终完成的标志。具体说,秦始皇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完全专制的君主,在政治上他大权独揽,“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他以个人意志滥施刑罚,“专任狱吏”,“以刑杀为威”。在军事上,他南戍五岭,北击胡,西北斥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生活上,他大修阿房宫与离宫别苑,修建骊山墓。思想上实行“焚诗书”、“禁私学”、“坑术士”的文化政策(75)。种种行为都达到空前的程度,从而充分体现了完全意义上的专制君主的无限权威。
    秦始皇的极权统治与秦二世的极端残暴,终于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于是戍卒陈胜首先揭竿而起,与全国各民族、各阶级人民共同投入推翻秦帝国的造反的洪流之中。汉贾谊说: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俯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杰并起而亡秦。(76)
    秦帝国仅仅维持十五年就灭亡了。造反群众对秦帝国所实行的各种政策,不论旧的、新的、反动的、进步的,全部废弃。紧接着随着这种报复活动而来的,是出现了一系列削弱中央集权、危害君主专制的倾向。如项羽“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77)的重新分封诸侯;刘邦部下恃战功目无君上,甚至“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78)等大不敬行为,显然是违反历史发展趋势的。一但新建立的政权趋于稳定,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要求也就随之恢复起来。自汉高帝刘邦任用叔孙通制定朝仪后,又显示出“为皇帝之贵”(79)。再经过汉武帝削弱王国权力,限制丞相权力,任用酷吏,铲除豪强,以及进一步统一币制,实行盐铁专卖等,强大、稳固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重新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从此以后,历届王朝更不断加强,直至清末,以皇帝为核心的专制政体,始终循着这条轨道运行不辍,并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的固定模式。
    以上我们按照历史顺序,探讨了专制君主在中国形成的过程,揭示出它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长河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离开专制君主的最后决策,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专制君主的历史地位和是非功过,是几千年来直至今日的历史学家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今天,我国人民正在于前人没有干过的伟大事业,正在着手消灭阶级、剥削和特权,建设一个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社会、新制度、新秩序。回过头来看看历史上特权以及特权阶级是怎样产生的,对于防止已过时的东西再度死灰复燃,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80)
    注释:
    ①据《尚书·尧典》,除尧与舜外,下面的具体分工是:羲与和掌管观测天象,颁布历法:禹作司空,主管平治水土;弃作后稷(即司稷,古文司与后写法相同),主管农业种植;契作司徒,管理民政事务;皋陶作士,主管司法狱讼,调解纠纷;益作虞,主管渔猎;伯夷作秩宗,掌管礼仪风俗教化;夔典乐,主持举行庆典、祭祀时的音乐歌舞;龙作纳言,掌管搜集群众舆论,……等。
    ②《史记·宋微子世家》。
    ③《史记·鲁周公世家》。
    ④、(27)、(28)、(37)、(41)《史记·殷本纪》。
    ⑤《史记·殷本纪》说:“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