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林》 胡逢祥 参加讨论

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是我国现代学术制度建设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环节。对此,俞旦初《中国近代最早的史学会--湖北史学会初考》、王煦华《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史学会》和桑兵《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会》(注:分别见《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6期、上海图书馆编《历史文献》第四辑(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年)和《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等文已有所讨论。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其整体发展的趋势与运作特点,作进一步的厘清与探讨。
    一、高校史学会:从自发兴起到制度化建设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学会兴起于戊戌维新时期。据研究,当时除大量讲求时事和启蒙宣传的政治性社团外,还包括了一些农艺、工商、舆算、理化、医学、法学等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学会。不过,单独的史学专业学会迄今尚未发现,其内涵只是在某些综合性学会中有所反映。如《上海强学会章程》为会员研讨学问开列的科目中,便包括了中国史学、历代制度、万国史学等内容。(注:《上海强学会章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四)第392页。)
    进入20世纪后,随着现代学术独立分科意识的加强和“新史学”思潮的涌动,史学类专业学会开始零星出现。1905年初由邓实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的“国学保存会”,其性质便与此颇为接近。尽管“国学”或“国粹”,按照现代学术的分类标准,内涵十分庞杂,但国学保存会的宗旨,无疑集中在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总结发扬方面,(注:有关国学保存会的学术活动实以史学为主的问题,拙文《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国粹主义史学》(载《历史研究》1985年第6期)曾有所论及,兹不重复。至于此后至民国间出现的众多国学研究会,因情形比较复杂,故不再列入本文讨论范围。)其活动--从古籍文献及古器文物的搜集编印到传统文史与学术思想的研究,也无不贯穿着历史学的基本精神。
    更为专门的历史学会,据俞旦初先生考证,目前所知以1908年成立的贵州陆军小学历史研究会和湖北史学会为最早。前者属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团体,主要活动为联络学生界,通过讲史宣传爱国革命思想,仅开二次讲演即遭清方取缔。后者为湖北地方教育界人士发起组织的专业学会,成员有进士、举人、副贡生、各级学堂教习和省谘议局议员等,有的还曾留学日本或参加过同盟会等革命团体活动。其《会启》称:
    欧洲自十五世纪以来,学术修明,史学渐昌,迄十九世纪,列入科学,学风之盛,德国为最,英法次之。日本承其流风,亦大变古学,立专科,设学会,校用之书,日新月异,分门之编,无类不该,呜呼盛矣!吾国数千年来,龂龂聚讼,不离书法、体例二事;其所纂述,如《四库总目》所列十五种,无一越政治史之范围。洎乎今日,新知木茁,旧学废绝,尤可浩叹。
    因而主张通过建立史学会,聚集同道,“本各国修史之旨,循汉儒治经之法,殚力研究,搜集散失,加以摫釽,各令斐然成章,而退以通学术之流,进以资政治之用,是则倡斯会者之意尔。”(注:《湖北发起史学会启》,《中华新报》1908年11月19日“学界纪闻”,转引自俞旦初《中国近代最早的史学会》附录。)在学会《简章》中,还依据东西方近代史学的理念,就推进史学建设的各项基础工作和专题研究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设想,反映出该会对现代史学的发展趋势已有相当的领会。总体上看,由于辛亥革命前夕整个社会主要关注政局的变化,无暇更多地顾及文化学术层面的建设,此期的史学专业学会不但数量稀少,且往往旋起旋辍,难以形成风气。即使是湖北史学会这样一个得到官方立案许可,并拥有众多地方著名人士参与的学会,也未见有持续的活动。
    新文化运动时期,伴随着现代学术建设步伐的加快,史学会的组织首先在高校系统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其时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此类学会的当推北京高师和武昌高师。1915年,两校历史地理部学生分别成立了史地学会。北高史地学会的运作一直保持着相当活跃的状态,1915年4月至1919年,仅举办讲演会一项就达40余次,会员发表的讲演稿每年平均在20篇以上,内容除历史、地理以外,还涉及哲学、天文、经济、国势民情诸领域,(注:详请参见北京高师史地学会会刊《史地丛刊》第1期“本会沿革”,1920年6月。)武昌高师史地学会宗旨为“联合同志,考求史地图书,增进学业”,会员分特别和普通两种,参加人逐年上升:1915年特别会员6人、普通会员42人,1916年分别为6人和74人,1917-1918年分别为10人和101人。学会规定,每学期召集大会一次,每月召开常会一次。统计四年之内,实际开会13次,活动内容包括名人讲演、特别会员命题、会长会员发表心得、质疑问难和旅行报告等。据其公布的“历年讲题一览”,会员历年发表的专题讲演达62个,内容广涉古代历史、地理、天文、律算、音乐、文学,乃至现代风土、教育等各方面。(注:《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会组织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卷宗号1057-491。)1918年以后,由于史地部已改为国文历史地理部(1917年改),遂又成立国文历史地理学会(后简称文史地学会),并于1920年5月以学会名义出版了《国学卮言》。至1923年,该会以张春霆为名誉会长,胡小石为会长,聘朱希祖、李大钊为名誉指导员,李汉俊等为指导员,会员已遍及国文史地部、国文系、历史社会学系等部、系师生,还出版了会刊《文史地杂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