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主要大国的战略演变(1931—1941年)(6)
当然,当时美国的远东战略中仍包含有绥靖的因素。特别是在美日谈判中,美国方面亦确曾有过牺牲中国的部分利益,以谋求同日本的妥协的企图。但总的看来,美国远东战略中的这种绥靖因素,毕竟不同于慕尼黑时期张伯伦的对德妥协绥靖,甚至也不同于美国本身在法国败亡前的对日妥协绥靖,它主要是产生于“先欧后亚”战略原则下的策略,且已不在美国远东战略中占据主导地位了。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在揭露新的“远东慕尼黑”危险的同时,仍坚定地实行建立包括美、英在内的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争取美、英最大限度地支持中国抗战的方针,以便为中国抗战的顺利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曾对中国抗战作过这样的评价:“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气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开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56)关于中国战场对亚洲太平洋战局乃至世界战局作用的的这种认识,无疑是符合实际的。 我们再来看一下苏联的远东战略及其与中国抗战的关系。 三十年代德、日法西斯崛起后,苏联一直面临着有可能在西方和东方与德、日两线作战的危险性。法国败亡后,希特勒挥戈东进,发动侵苏战争的危险性日益严重。此时,苏联领导人的战略构想中,不能不把“由于自身军事成就的结果而大大加强”的德国,当作对苏联的主要威胁,并以此为中心调整苏联整个对外政策的格局(57)。由此决定,苏联总的战略原则也是“先欧后亚”:密切关注德国的动向,一面加紧建立对付德国的“东方战线”,一面尽一切努力促使德国信守苏德条约,避免苏德关系过早破裂。同时,苏联还希望尽可能“避免来自日本的攻击”,确保在自己一旦与德国开战时,不致陷入同德、日两线作战。这成为苏联远东战略的核心。 怎样才能保证“避免来自日本的攻击”呢?苏联可以采取的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一是积极对日本开展外交活动,利用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南进”,也希望同苏联缔约以避免两线作战的心理,争取同日本缔结中立条约;二是大力支援中国的抗战,依靠中国抗战尽可能拖住日本的手脚,使其即便想“北进”也办不到。 上述两方面的措施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1941年4月,苏、日签订了中立条约。这是苏联一项重大的外交策略行动。它对于保证苏联东部边界的安全,使苏联在苏德战争爆发后避免两线作战是起了一定作用的。然而,条约首先是远东各种力量对比状况的产物。苏联领导人对于帝国主义的本性有着深刻了解,完全知道,仅凭一纸条约是不可能束缚日本侵略者手脚的,要日本侵略者切实地遵守条约,就必须使其丧失破坏条约的力量。正因为如此,苏联远东战略的核心只能是援助并依靠中国抗战。1940年秋,斯大林派遣崔可夫中将来华时,分析了欧洲和世界局势,认为美、英加强了对华援助,再加上苏联的援助,中国即使不能打败日本的侵略,也能长期拖住它。斯大林明确指示崔可夫:“您的任务,我们驻华全体人员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束缚住日本侵略者的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58) 正是考虑到中国抗战对于保卫苏联的重要意义,苏联加紧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军火和战争物资,并向中国派遣飞行员、技术人员和军事教官。仅仅1940年底,就一次向国民党政府提供了150架战斗机,100架快速轰炸机,将近300门大炮,500辆吉斯-5型汽车和相应的装备和备件。这是社会主义苏联对中国抗战的宝贵支援, 而反过来,中国抗战对苏联的支援也是巨大的。1941年6月,法西斯德国人侵苏联后,不断要求日本配合行动。但日本法西斯却不敢动手,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指出,原因之一即在于日本“在中国使用兵力很大,(进攻苏联)实际上是办不到的”。(59) 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是一个整体。在美、苏确定了“先欧后亚”总战略的情况下,如果不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束缚住日本侵略者的手脚的话,那末,美、苏要集中力量对付纳粹德国的战略意图就难以实现,其“先欧后亚”战略也就失去了付诸实施的现实基础。美、苏在法国败亡后都对中国抗战给予特别的重视,这首先是由中国抗战本身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 从“九一八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十年,正是法西斯国家逐步将局部战争扩大为全球战争的十年。中国是最早遭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也是首先奋起反抗的国家。限于当时的内、外条件,中国还不可能仅仅以自身的力量扑灭法西斯燃起的战火。但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挫败了日本法西斯既定的侵略计划,延缓了法西斯国家的结盟进程,粉碎了“远东慕尼黑”阴谋,支持和配合了美、苏等反法西斯国家“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从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保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其伟大业绩将永远彪炳史册。”(60)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