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反国际法”(8)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郭华榕 参加讨论

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在欧洲的处境十分困难,它被迫于1871年9 月秘密召开伦敦代表会议。法国人无法组建代表团,但是国际总委员会成员塞拉叶、瓦扬、巴斯特利卡、弗兰克尔参加了大会。
    国际的法国组织历来是第一国际的一支重要力量。法国存在4个“支部联合会”,另有20多个支部,如此数字与其他国家相比为首屈一指。当时,德国有10个支部与5个联合会,西班牙共17个支部与两个联合会,英国为12个支部与1个联合会,美国仅有9个支部而未曾建立联合会,丹麦只建立了一个支部,俄国仅在日内瓦有1个流亡支部……
    国际的法国组织的活动必然引起法国资产者政权的严重不安。第三共和国政府决定给工人运动以沉重打击,“反国际法”因此在议会中通过。
    当我们弄清“反国际法”的目的与了解19世纪60—70年代法国工运状况之后,便能恰如其分地评价此项法令。它是国际的法国组织,无产者为一方,资产者政权为另一方长期斗争的一个总结。它标志着后者的暂时胜利,工运则陷入了困境。迪福尔等“反国际法”的制定者们曾设想此后江山牢靠,秩序稳固。他们虽然掌握了政权,领导着国家,但却无力控制社会的发展。法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继续存在,阶级矛盾仍然发挥作用,这就是“反国际法”之后,工人运动不曾中断的原由。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的欧洲历来不是铁板一块,少数国家不愿迎合法德诸国的严厉政策,瑞士与英国一向允许国际工人协会组织的存在,因此为国际成员们提供了活动的余地。
    “反国际法”公布后,流亡在国外的法国的国际成员们与国内保持着联系。由于外省在巴黎公社后仅遭受程度较轻的镇压,因而较易恢复革命活动。1872年外省陆续建立若干国际的“新的小组”,国际也专门派人进入法国活动。同年12月,国际新总书记左尔格从纽约以总委员会名义,派遣3 人来法国重建国际组织与扩大集产主义的影响。范赫德根(又称瓦尔特)前往巴黎,邓特勒格(又称施瓦尔姆)到达图鲁兹,拉罗克的目的地是波尔多。(25)由于左尔格不甚了解法国的情况,他们在执行任务时存在许多问题,此外,当时巴枯宁主义也正在法国南部泛滥。
    除了在国内进行秘密活动外,法国的国际成员们继续参加第一国际的代表大会或总委员会的会议。1872年9月,国际在海牙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法国代表团由若阿纳尔、弗兰克尔、龙格、朗维埃、塞拉叶、瓦扬、里沙尔等11人组成,布朗基主义显然占据优势。此外拉法格为马德里与里斯本的代表。总委员会代表共5人,其中包括杜邦。在此次大会上,身为国际成员的布朗基派曾投票赞成将巴枯宁及其同伙开除出国际。(26)1876年,第一国际停止活动,它的法国支部也完成了历史使命。
    19世纪70年代末,更加广泛的工人运动在法国兴起。工人们为增加工资与减少工时而斗争。1879年在马赛召开全国工人代表大会,决定建立“工人党”。由马克思指导制定的工人党的纲领,于1880年勒阿弗尔代表大会通过。马龙、茹尔德、波蒂埃、德勒尔加入了工人党,拉法格是该党的创始人之一。工人党为法国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它的诞生标志着法国工运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第一国际的法国组织的成员们曾努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支持工人罢工、据理抗争资产者法庭、奋勇投身公社革命,法国的代表们曾多次参加国际范围反对资本的斗争。国际的法国组织遭到了“反国际法”的禁止,但是,只要社会基本矛盾继续存在,无产者与资产者的冲突便未有穷期。
    注释:
    ①1849年12月3日立法议会公布关于外国人入籍与在法国逗留的法令,其中第7、8条中规定:“内政部有权采取治安措施,命令一切在法国旅行或居住的外国人,立即离开法国领土,并将他押送至国境线。”“已获准在法国定居的外国人”,当政府决定收回有关批准时,内政部也可令他立即离开法国。凡因上述情况离开了法国的一切外国人,“如果未经批准私自进入法国,将送交法庭审判,并处以1至6个月的监禁”,“刑满后押送出境”。《卡雷特加注法令、政令条例……》(“Lois annote'es ou lois,de'crets,ordonnances,avis du Conseil d'Etat etc……”par A.A.Carette.)第二卷(1845—1850),巴黎法文版, 原书无出版年代,第144—146页。
    ②《刑法典》第463、463—1、463—2条对于减刑作了若干规定, 根据“可减轻罪行的情节”适当减刑。如“凡与其目的如用恫吓恐怖手段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的个人或集体的活动有联系者”,可按下述情况免刑:“在通知行政或司法机关后,得以避免罪行的发生,并在必要时辨认其他罪犯”等。《刑法典》巴黎1986—1987年,达洛兹版第346—349页,或1988年利特克版第364—366页(Code pénal Dalloz;Code penal LITEC)。
    ③④《卡雷特加注法令、政令、条例……》第7卷(1871—1875),第191—193页。
    ⑤另一个标志为《六十人宣言》的发表,请参见拙文《“六十人宣言”——法国工运的一个路标》(《世界历史》1991年第2期),或拙着:《法兰西第二帝国史》,1991年北大出版社第202—207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