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1492—1992年的新大陆(6)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第欧根尼》 米古埃尔•列昂- 参加讨论

还有各种犹太人协会要在1992年把他们的苦难诉诸于公众;他们追述说,自己的祖先是在接到限期内不是皈依基督教就是离开家园的命令后被西班牙人赶出家园的,而且命令的期限几乎同哥伦布从帕洛斯港启航的日子相吻合。我们同样要指出,有几位穆斯林提醒说,1492年1月2日,博瓦布迪尔把格林纳德城献给了资助哥伦布航行的那个国王,而该城是数个世纪中一直统治着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地区的穆罕默德信徒们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个堡垒。
    总而言之,各国的大量知识分子,欧洲和美洲的广大公众,新大陆的土著人后裔,原籍非洲的男人和女人,犹太人,穆斯林,以及其他一些人,都已投入争论和斗争。在他们看来,庆祝标志着他们各自民众的骇人听闻苦难起点的1492年事件,这样的愿望即使不能说是耻辱,也是大谬不然。
    除此而外,还应加上某些反复提出的论点,这些论点在历史-哲学的外衣下引导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他人准备庆祝或羞辱的事情。我们想援引1958年出版的埃德蒙多·奥戈尔曼的《美洲的发现》一书中的论点作为例子,该书是奥戈尔曼多年前同马尔塞尔·巴塔荣进行的一场论战的产物。
    庆祝五百周年活动,给奥戈尔曼提供了重开论战的好机会,他既反对谈论“美洲发现”者的观点,又反对像我这样建议用另一种视角来反映1492年开始的过程者的观点。根据奥戈尔曼的看法,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应揭示其动机;由此他得出结论说,哥伦布的计划是要抵达亚洲,把发现美洲归功于他无异于曲解他的意图,也就是说把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强加他。下面照录奥戈尔曼的原话:
    “作为美洲发现这种观点的整个历史产生过程根子的万恶之源,来自人们认为我们今天视之为美洲大陆的这块宇宙物质早就始终存在,但事实上它只是从人们赋予它以这种意义之时起才存在,一旦由于今天世界观的若干变化,人们不再赋予它以这种意义,它也就不复存在。”(15)
    根据奥戈尔曼的看法,似乎可以说只有从这样一个时刻起,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大陆,亦即他所说的“这块宇宙物质”才开始具有某种意义或本体的存在:由于某种复杂的过程,另一个欧洲人(前文已提到的马丁·瓦尔德塞弥勒)在几年之后宣布这块土地是业已发现的地球的第四个部分,而且为了向亚美利加·韦斯普奇致意应取名为亚美利加洲。
    然而,奥戈尔曼在得出这个结论同时,没有考虑到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实际上,有没有这块“宇宙物质”是大陆的概念,这并不妨碍它因此而存在。不管一个或几个欧洲人头脑中是否萌生将该大陆称为美洲的念头,美洲大陆早已存在,而且远非真空的自然实体。它拥有繁茂的自然,居住着众多的居民,其中有些创造了诸如中美洲和安第斯山地区那样的杰出文化。
    在奥戈尔曼看来,瓦尔德塞弥勒受韦斯普奇著作的启发而提出美洲的名称,意味着“美洲发现”,也就是说赋予了这片土地以意义。奥戈尔曼的论点在坚持说上述土地在这一“发现”之前毫无意义同时,也就陷入了既极端而又毫无道理的欧洲中心论的错误之中。所谓“发现”云云,尽管表面上似乎有理,其实是步黑格尔的后尘;黑格尔拒不承认新大陆在世界史中有任何地位。
    笔者本人也从这场无休止争论的单纯报导者变成为一个参与者:因此,我不能不介绍奥戈尔曼在其作为“美洲历史存在的关键”来描述的章节中得出的否定西班牙而肯定英国的结论。根据奥戈尔曼的看法,这意味着把接受“他人(ab alio )的生活”视为“建成新欧洲的一种可能性”(16)
    奥戈尔曼发现并提出了两种建设新欧洲的方式。第一种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占领美洲的方式。另一种是英国占为殖民地的美洲方式。我们来看一看他对于第一种方式,即我们今天称之拉丁美洲方式的看法:他断言,由于“西班牙错过了历史的列车”,因此:
    “(西班牙语美洲)没有获得使之足以拥有独立于原生模式品格的独创性。它既没有改变自己的遗产,也没有改变自己的传统来适应环境,因此没有能在美洲舞台上栽种一棵新树。……”(17)
    然而,如果说西班牙语美洲作为“建设新欧洲”计划是失败的,那么春格鲁-撒克逊美洲则相反获得了成功,这是它今天成为把个人自由和劳动提高到最高价值高度的国家之原因所在。奥戈尔曼告诉我们说,美国是“新的范型……因此,这是另一个美洲,在这里,欧洲的模式转变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其主角乃是这种新型历史的人,众所公认--丝毫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名副其实的美洲人”。(18)
    奥戈尔曼以一种对英国深表尊敬和欣赏的态度下结论说,英国锻造了杰出的美国人。他告诉我们道:“盎格鲁-撒克逊美洲登上了历史成就的最高峰”。(19)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