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太平广记》卷58“魏夫人”条,第357页。颜真卿《晋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南岳夫人魏夫人仙坛碑铭》文字稍有差异。(《颜鲁公集》卷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7-61页)关于南岳魏夫人信仰,参见爱宕元:《南嶽魏夫人信仰の變遷》,吉川忠夫編:《六朝道教の研究》,東京:春秋社,1998年,第377-395页。魏华存、刘璞均实有其人,南京象山琅琊王氏墓地出土刘璞之女刘媚子墓志,提供了重要佐证,具体讨论参见周冶:《南岳夫人魏华存新考》,《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2期。 (45)《晋书》卷95《艺术·鲍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82页;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卷106《鲍靓真人传》。(第2318页)二者所记籍贯不同。 (46)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真诰校注》卷14《稽神枢第四》,第448页。 (47)赵益对上清系“传说人物”籍贯有过统计,参见氏著:《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论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3-95页。此外,王青也注意到上清系神仙的北方特征。(《〈汉武帝内传〉与道教传经神话》,收入《先唐神话、宗教与文学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9-272页) (48)《太平广记》卷7“王远”条,第45-48页。本条原出《神仙传》,《汉魏丛书》本《神仙传》与之相同,《四库》本则颇有文字差异,具体比勘参见葛洪撰,胡守为校释:《神仙传校释》卷3“王远”,第92-118页。 (49)《三国志》卷46《吴书·孙策传》注引《江表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110页。 (50)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4《金丹》,第71页。参见吉川忠夫:《師受考》,《六朝精神史研究》,京都:同朋舎,1984年,第425-461頁。 (51)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4《金丹》,第70页。 (52)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卷20《祛惑》,第346页。 (53)镇江丹徒县焦湾侯家店曾出土过一枚道教六面铜印,刻有“东治三师”、“□□王氏”、“民侨”等文字,参见刘昭瑞:《镇江出土东晋道教印考释》,《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58-167页。曾维加推测其中的“王氏”可能是琅琊王氏,《“永嘉南渡”与天师道的南传--再论焦湾侯家店道教六面铜印》,《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魏华存在世时亦为女官祭酒,“领职理民”,《太平广记》卷58“魏夫人”,第358页。需要指出的是,南渡侨民带来的信仰不仅是道教,佛教亦然,参见吉川忠夫:《五、六世紀東方沿海地域と仏教--摄山棲霞寺の歷史にょせて》,《東洋史研究》42-3,1983年,第1-27页。 (54)《紫阳真人内传》附《周裴二真叙》,《道藏》第5册,第548页。关于《紫阳真人内传》的文本分析,可参见张超然:《系谱、教法及其整合:东晋南朝道教上清经派的基础研究》,第23-46页。 (55)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真诰校注》卷19《翼真检第一》,第566-567页。 (56)如临海白鹄山山神就与白鹤有关,《太平御览》卷582《乐部二十·鼓》引《临海记》,第2625页。关于原始三茅君信仰的山神属性,已有一些学者注意到,参见Edward H.Schafer,Mao Shan in T'ang Times,p.4;赵益:《句曲洞天:公元四世纪上清道教的度灾之府》,《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茅山的白鹤是三只,当与茅山三峰突出的地理特征有关。 (57)本条亦简略见于《初学记》卷30《鸟部·鹤》引李遵《太元真人茅君传》(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727页),可证《茅君真胄》确实更接近东晋中期的茅君传记。 (58)《太平御览》卷678《道部二十·传授上》引《登真隐诀》:“李翼,字仲甫,以七变法传左慈,慈修之,以变化万端。此经在《茅真人传》后,道士以还丹方殊密,故略出,别为一卷。”(第3025页)可知“神方”本附于新茅君传记之后,后来才成为单行本。 (59)《茅山志》卷5《茅君真胄》,《道藏》第5册,第578页;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卷104《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文字表述稍异(第2259页) (60)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真诰校注》卷1《运象篇第一》、卷9《协昌期第一》,第19、281-282页。 (61)吴越地区白鹤信仰早有传统,《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说,吴王女滕玉死,发丧时“乃舞白鹤于吴市中”。(周生春:《吴越春秋辑校汇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3页) (62)神仙乘鹤的例子,亦见于刘向《列仙传》卷上“王子乔”条,其升仙之时,“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立祠于缑氏山下及嵩高首焉”。(《道藏》第5册,第68页)薛爱华(Edward H.Schafer)对茅山白鹤意象及其文学表现有过分析。(Edward H.Schafer,"The Cranes of Mao-shan," in M.Stricmann,ed.,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A.Stein,vol.2,MCB XXI,Bruxelles,1983,pp.372-393) (63)《茅山志》卷5《茅君真胄》,《道藏》第5册,第580页;本条亦见于《初学记》卷30《鸟部·鹤》引李遵《太元真人茅君内传》(第727页),文字小异。 (64)参见魏斌:《宫亭庙传说:中古早期庐山的信仰空间》,《历史研究》2010年第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