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文化选择与希腊化时代的族群认同(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 徐晓旭 参加讨论

    不同于克拉瑞斯,约翰·马将学界研究希腊化时代的方法概括为两两对立的四种范式:在看待希腊文化和非希腊文化的关系问题上,有“融合(fusion)范式”和“隔离(apartheid)范式”(又称“殖民地范式”)的对立;关于希腊城邦,有“衰落范式”和“活力范式”的对立。四种范式又两两互补:文化融合和城邦衰落既可以互相解释,又可以一起解释当时的历史;文化隔离则意味着希腊的价值观、文化结构和城邦制度仍充满活力。他认为,单独哪种范式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希腊化时代的历史,尤其是隔离范式已越来越站不住脚。他谈道,1998年在巴黎举办的“亚历山大里亚的光荣”展览中的一系列展品都表现出不适用于“殖民地范式”的特点,例如托勒密埃及统治者的图像经常混有希腊和埃及两种因素,希腊风格的肖像穿着埃及服饰,埃及风格的肖像附带丰收羊角、霹雳等希腊题材。不过,马并不主张简单地回到“融合范式”,他更倾向于将上述那种“融合”事例称为“悖论”。在他看来,“悖论”就是单一统一体中冲突和矛盾的并存,希腊化时代的首要特征就是“悖论”。他呼吁要以悖论而非范式为出发点来观察历史,把不同范式纳入研究视野,消除对立范式之间的分歧。(17)
    其实采用“隔离范式”的学者并非没有注意到希腊文化和非希腊文化的互动。维尔就谈到,一味坚持“隔离”也是错误的,与族群隔离并存的还有某些相反的现象,例如异族通婚及其文化后果。他选择使用“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一词来描述异质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18)“文化涵化”是人类学的常用概念,它指两种文化在相互影响和适应的同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鉴于其内涵,它很适合为“隔离范式”所用。冯克和格尔科在谈到希腊化或文化涵化时,强调希腊和当地因素的关系是并存和相互影响,而非真正的混合、融合或结合。他们还提醒不应低估文化涵化过程的复杂性:在希腊化的环境中,当地因素的反作用也会加强,这种反作用会导致“蛮族化”或通向“蛮族化”。(19)
    正如库弗内和莱格拉所言,“文化涵化”以及其他一些概念,例如“混种”(métissage)、“杂交”(hybridation)、“调和”(syncrétisme)和“文化混合”(mixité culturelle),虽为古代史学者所习用,但其认识论的价值也不断被讨论。“希腊化”和“罗马化”等名词也引发同样的争论。鉴于这种情况,有学者引入“文化迁移”(transferts culturels)概念来研究希腊化时代,期望它能够超越以往的概念。他们声称,它是一个避免了殖民地思维的危险,意识形态呈中性的总称术语。(20)
    “文化迁移”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研究法德文化史的学者创造的。根据他们的论说,“迁移”这个词没有预设的涵义,它指的是某一文化对象在空间的实际转移,而接受方文化随形势变化也发生改变。它需要分析迁移对象(书籍、艺术品、思想、宗教等)、迁移媒介(人员、书籍等)、输出地的社会环境、输出途径和接受情境、对象在迁移后与在原初情境中的功能差异。它将文化接受视为一种原创,从而超越了原创还是仿造的问题。(21)
    虽然“文化涵化”论者已注意到涵化过程的复杂性,但“文化迁移”论者依然批判他们更多地关心“结果”而非“过程”。“文化迁移”论强调文化要素迁移的动态“过程”,对文化的观察视角也更趋微观。儒瓦耶-普吕内尔反对泛泛谈论“文化整体”之间的关系,主张应说明所指是什么文化因素。她提出,一种迁移与其说是发生在文化整体之间的迁移,不如说是一种建立在网络上的交流,交流中个人的作用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文化迁移”理论更接近“小历史”而非“大历史”。(22)不过,“文化迁移”论者并未回避对宏观情况的估计。库弗内和埃雷谈道,托勒密埃及不同族群和文明之间即使没有融合,也非完全封闭。这是一个“多文化”社会,其中埃及、希腊—马其顿、犹太等多种因素既具原生性,又彼此开放,并且容易受到吸收而被整合进一个更大的系统。这种看法也适用于整个希腊化世界。(23)
    从以上不难看到,从“客位”(etic)视角观察文化互动,长期主导着希腊化研究的取向。不过,从“主位”(emic)立场关照身份认同尤其是族群认同建构与文化互动的关系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潮流。(24)对此研究路径,梅尔斯提供了两条富有价值的方法论意见:一是不应指望族群认同会通过物质文化形式本身表达,而应看到它是通过物质文化被运用和看待的方式来表达的;二是不是所有形式的行为和物质文化都具有族群意义,留给我们的有趣任务是力图确定在主体眼中什么因素会产生族群回响,什么因素不会产生回响。(25)
    事实上,文化如同一个数据库。主体在建构和表达认同时,可以根据自己在特定社会情境中的需求来选择性地调用某些文化资源——无论自身的还是外来的——并根据自我的动机和意愿进行加工。此时其他文化资源则处于搁置状态,与认同无涉。因此,我们主张运用一种“文化选择”模式来考察希腊化世界的文化、族群和认同。克拉瑞斯也曾使用过“选择”一词,但他是指人们在文化融合还是两种文化独立发展之间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文化关系类型之间进行选择。本文的“选择”与之不同,它指的是人们从不同文化中选取所需要素,并进行创造性重组。既然文化要素的选择有赖于情境需要,而希腊化世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情境又不尽相同,甚至差异颇大,“大历史”的叙事恐难再现认同建构的多样性,相反,“小历史”——“文化迁移”论者也倡导这一有用的历史编纂类型——提供了一种深度观察文化选择和认同建构的更为有效的视角。下文不妨尝试从文化选择的视角,撰写几则“小历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