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王奇生:抗战时期国军的若干特质与面相(1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 王奇生 参加讨论

    (28)徐永昌1939年11月9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5册,第213页。
    (29)徐永昌1940年6月12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5册,第339—340页。
    (30)徐永昌1940年8月12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5册,第386页。
    (31)徐永昌1940年8月23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5册,第395页。
    (32)徐永昌1942年4月27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6册,第380页。
    (33)徐永昌1943年9月7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7册,第161页。
    (34)丁治磐1940年1月6日日记,《丁治磐日记》(手稿本)第2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版,第6页。
    (35)丁治磐1942年12月27日日记,《丁治磐日记》第3册,第285页。
    (36)何成濬1944年11月3日日记,《何成濬将军战时日记》下册,第499页。
    (37)徐永昌1944年11月5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7册,第475页。
    (38)丁治磐1942年7月22日日记,《丁治磐日记》第3册,第216页。
    (39)何成濬1944年10月18日日记,《何成濬将军战时日记》下册,第491页。
    (40)徐永昌1941年11月27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6册,第273页。
    (41)王世杰1941年8月8日日记,《王世杰日记》(手稿本)第3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版,第125—126页。
    (42)何成濬1944年8月17日日记,《何成濬将军战时日记》下册,第463页。
    (43)何成濬1944年11月28日日记,《何成濬将军战时日记》下册,第512页。
    (44)《蒋介石与我——张发奎上将回忆录》,第290页。
    (45)《蒋介石与我——张发奎上将回忆录》,第369页。
    (46)徐永昌1941年10月14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6册,第233页;《蒋介石与我——张发奎上将回忆录》,第246页。
    (47)徐永昌1938年10月30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4册,第411页。
    (48)徐永昌1941年11月23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6册,第268—269页。
    (49)徐永昌1944年7月27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7册,第389页。
    (50)丁治磐1940年1月25日日记,《丁治磐日记》第2册,第23页。
    (51)丁治磐1940年3月24日日记,《丁治磐日记》第2册,第80页。
    (52)丁治磐1940年3月31日日记,《丁治磐日记》第2册,第87页。
    (53)《蒋介石与我——张发奎上将回忆录》,第293页。
    (54)《蒋介石与我——张发奎上将回忆录》,第381页。
    (55)唐纵转述一位补训处团长的说法:“现在士兵日不能饱,时思逃跑;官长则时以防止逃跑为急务。”《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
    (56)丁治磐1940年1月25日日记,《丁治磐日记》(手稿本)第2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版,第23—25页。
    (57)冯玉祥1939年11月24日日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冯玉祥日记》第5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47页。
    (58)徐乃力:《抗战时期国军兵员的补充与素质的变化》,《抗日战争研究》1992年第3期,第49页。
    (59)蒋梦麟:《西湖·新潮》,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94—300页。
    (60)丁治磐1942年10月14日日记,《丁治磐日记》第3册,第252页。
    (61)丁治磐1943年4月26日日记,《丁治磐日记》第3册,第374页。
    (62)丁治磐1943年11月19日日记,《丁治磐日记》第3册,第499页。
    (63)《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第474页。
    (64)丁治磐1941年8月12日日记:“焦营长由云阳所接之一批新兵,出发时六百五十余人,至三斗坪,至津市,各逃去百六七十人,昨到镇头市,只剩三二○人。不特此次接兵为然。”《丁治磐日记》(手稿本)第2册,第345页。
    (65)何成濬1942年5月12日日记:“接莆永师管区司令汪世鎏函云:闽省征兵极为困难,已征入营之壮丁,逃亡者几达总额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缉拿不易云。一般民众对民族国家观念薄弱,固属事实,但征兵根本办法未能完善,是一绝大关键。”《何成濬将军战时日记》上册,第100页。
    (66)如西南联大社会学教授陈达所见:“由广西柳州运兵入云南,曾派某军官押送,一路饿毙或病死的兵颇多,……过此往楚雄交兵,据估计自广西柳州至交兵地——死亡的士兵,约占一半。”参见陈达《浪迹十年》,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98页。
    (67)徐永昌1944年9月1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7册,第422页。
    (68)徐永昌1939年11月26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5册,第227页。
    (69)丁治磐1939年10月17日日记,《丁治磐日记》第1册,第232页。
    (70)丁治磐1940年4月5日日记,《丁治磐日记》第2册,第91页。
    (71)蒋介石:《对黄山整军会议审查修正各案之训示》,转引自《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七至九月份)》,台北,“国史馆”1994年版,第365页。
    (72)徐永昌1944年7月27日日记,《徐永昌日记》第7册,第388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