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新]詹姆斯·贝特兰:《“保盟”的早期岁月》,中国福利会编《中国福利会五十年》,第90页。 (27)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下册(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40-441页;蔡建国:《廖公和蔡元培》,中国新闻社编《廖公在人间》,第52页。 (28)《宋庆龄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28页。 (29)《“保盟”在港、渝忆语》,中国福利会编《中国福利会会史资料》1990年第1期,第18页。 (30)杜淑贞:《香港与中国福利会》,中国福利会史志办公室编《中国福利会史志资料》1997年第3期,第5—6页。 (31)廖承志:《保卫中国同盟的初创时期》,《人民日报》1958年6月14日,第4版;《点滴的回忆》,《宋庆龄、董必武、廖承志为〈中国福利会二十年〉撰写的文章》,中国福利会档案CA5-1-161,上海市档案馆藏。 (32)中国福利会编《宋庆龄与中国福利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33)中国福利会编《永远和党在一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页。 (34)爱泼斯坦:《追本溯源话“保盟”》,《今日中国》1998年第6期。 (35)《保卫中国同盟成立宣言》,《宋庆龄选集》上卷,第231—233页。 (36)宋庆龄致哈斯克尔,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福利会编《宋庆龄书信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37)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第388页;《爱泼斯坦谈保卫中国同盟》,中国福利会史志办公室编《中国福利会史志资料》:1994年第4期,第3页。 (38)徐舜英:《我们时代的一颗巨星——忆宋庆龄居留港渝时》,《宋庆龄纪念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4页。 (39)《爱泼斯坦谈保卫中国同盟》,中国福利会史志办公室编《中国福利会史志资料》1994年第4期,第2页。 (40)《宋庆龄选集》上卷,第262页。在1939年给斯诺的信中,宋庆龄写道:正在寻找一间能够放下两张写字台、两个公文柜、而且还能容纳十个人开会的比较宽敞的屋子。 (41)爱泼斯坦:《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第115、116页;《爱泼斯坦谈保卫中国同盟》,中国福利会史志办公室编《中国福利会史志资料》1994年第4期,第3页。 (42)详见拙文:《保卫中国同盟上海分会考论》,《孙中山宋庆龄研究动态》2011年第6期。 (43)《保盟在香港的新的委员会》,第28期,宋庆龄基金会研究室:《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第308页。 (44)[新]詹姆斯·贝特兰:《在中国的岁月——贝特兰回忆录》,第94页;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宋庆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第396页。 (45)爱泼斯坦:《见证中国:爱泼斯坦回忆录》,第26页。 (46)中国福利会编《永远和党在一起》,第36页。 (47)林铭纲:《宋庆龄和周恩来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永恒友谊》,《上海党史与党建》1994年第1期,第4页。 (48)冯在才、徐万发:《宋庆龄与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49)陈漱渝:《宋庆龄传》,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年版,第201页。 (50)[德]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李良健、李希贤校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38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