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民国元年都督选任之争(5)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安徽史学》2014年06期 陈明 张治江 参加讨论

    其时袁世凯的注意力在改革官制。他在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后,即着手筹议统一全国制度。2月20日,他指派临时筹备处法制股,参酌南京政府所定官制,厘定统一新政府内外官制事宜①。他还通过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致函梁启超,“参合法、美、葡,而合于我国三年内所适宜者之秉画宗旨”,拟撰对于共和制度的意见②。临时筹备处经过3天会议,对于“各省制度,议之制体大纲,系仿美国联邦之法,特设中央统治权”③,并据此拟定统一各省制度意见书。2月24日,袁世凯召集各部首领在迎宾馆开会,讨论速定新官制方法④。很显然,直至此时,袁世凯及北京方面尚倾向于将法美共和制和南北现行官制予以调和。
    情况很快发生变化。2月25日,时任中华民国联合会长的章太炎致电袁世凯商榷官制,其中在外官制方面,建议“废省存道,废府存县,县隶于道,道隶于部; 其各省督抚、都督等改为军官,不与民事,隶陆军部”⑤。章太炎此举,目的在于极力消除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各独立省份独立拥戴都督而渐成联邦制的局面,来加强中央集权。章的建议正好符合袁世凯削减南方各省都督权力的需要,得到袁赞同。
    不过,当时总统府临时筹备处鉴于南北各省官制不一,为求与统一政府相适应,主张依照南省官制改订北省官制⑥。筹备处法制股据此编订出临时外官制草案,其大纲规定,在外省,都督以下分设各司,并计划将大员缺额较以前大加减裁,分别各设小官。但袁世凯对该案“颇不以为然,以北省人心尚未大定,骤改订地方官制恐有牵动,应暂从缓,俟统一政府北移及各省公举都督后,再行酌订办法,现惟通知不得与民国或有抵触而已”⑦。
    其实,袁世凯只是不愿意按照南方官制改革北方官制,坚持按照中央集权主义厘定划一的官制而已。当时袁世凯还比较谨慎,他知道不仅自己实力尚未能控制全国,而且官制实施尚须经过立法程序,而其时各省临时省议会和南京临时参议院正在为如何组建统一后的临时参议院争论不休,为今之计惟有先削弱各省都督的权力。军民分治正好为其提供了一个思路,并力主予以贯彻。针对独立各省当时皆设都督管理军事,并监理全省民政的状况,袁世凯试图在官制草案未经参议院通过以前,援引山西之例,在都督之外设立民政长,并同都督划清界限。他本人在3月7、8日两次致电南京,主张南北一致办理⑧。此举更是直接改变了前此《接收案》的相关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帝退位后北京种种现状》,《时报》1912年2月21日,第2版。
    ②陈奋主编: 《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梁士诒史料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10页。
    ③《会议统一全国制度问题》,《大公报》1912年2月26日,第1张第4版。
        ④《袁总统迎宾馆之会议》,《大公报》1912年2月27日,第1张第4版。
      ⑤章炳麟: 《致袁项城商榷官制电》,《太炎最近文录》,国学书室1915年版,第72页。
    ⑥《会订酌改官制之概略》,《大公报》1912年3月9日,第1张第4版。
    ⑦《北省地方官制拟暂仍旧》,《大公报》1912年3月15日,第1张第4版。
    ⑧《记袁总统设官分职之略》,《时事新报》1912 年3月18 日,第1 张第2 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