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观点 >

试论上古—春秋官僚体系的形成及变迁(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 段颖龙 参加讨论

    早期官僚的任命,应以史官仓颉为典型,其基本特征是部落中的圣贤因具有实干精神,先取得部落首领地位,后又因专门钻研某项事务而在此领域内具有当时天下权威的学术水平或技能而被当时作为天下共主的黄帝任命为专职官僚。除了仓颉以外,这样的官僚还有很多。如《淮南子·齐俗训》:“故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大田师,奚仲为工。”尧在统治天下时,除将要继任天下位的虞舜,商部落首领契、夏部落首领禹、周部落首领后稷都是具有专长的官僚。《尚书·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孔传》云:“士,理官也。”马融注:“士,狱官之长。”郑玄注:“士,察也,主察狱讼之事。”皋陶曾被舜任命为法官,掌管天下刑狱之事,但他同时又是东夷少昊氏部落的首领。又,《史记·周本纪》记载周人首领后稷名弃,十分善于农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皆有令德。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犇戎狄之间。”后稷是周部落的首领,在尧、舜与夏朝时世袭担任农官,夏朝中衰,周人才失官,逃入戎狄之间。这说明,早期官僚一般都由一部落首领担任,并且其所在部落可能世世代代也都从事这个职业。这些部落首领及其后裔长期世袭担任其所专长的职官,积累并传承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所以他们更容易垄断各项职官的位置。
    二 、释“官”
    仓颉时代的人对“官”的本初理解,也许只有通过其古文字型来表达。“官”甲骨文作(《合集》4576宾组),金文作(扬簋《金文编》2313)。由于甲骨文线条多直线及方折,不能表现真实形象,故取带有圆润线条的金文字形来研究更切实际。
    关于“官”的名义,于省吾认为甲骨文“官”字可释为“宽”[1];赵诚先生则直接依文义与字形将其解释为馆舍的象形[2]。另外还有学者根据《说文》古文,将“官”字的重要构字形符“”认作“阜”,即堆之或体,然这种解释亦与“官”义相去甚远。虽然诸家对“官”字皆有解释,但却并没有对“官”下面的 做出解释。而单就 字,诸家的解析也莫衷一是。罗振玉首先考证“”即古“師”字;《说文》:“官,吏事君也。”又解释“吏”云:“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史亦声。”可以说,“官”主要是治理百姓以分担君主政务的吏员,而且这些吏员似乎都属于史职人员,与《开塞》所述的“官”意义相当。《淮南子·人间训》:“西门豹治邺,廪无积粟,府无储钱,库无甲兵,官无计会。……解扁为东封,上计而入三倍,有司请赏之。”这里的“官”则专指官府,“计会”则与后文的“上计”相关。官府里主要储存的是君主考核官僚政绩的“上计”文书,这种文书也就是“计会”收藏于官府,主要记录当地平民税收等情况。而史职人员或说史官也恰恰掌握记录历史的文书档案。根据《周易·系辞下》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史官管理人民所使用的记录工具最早并非是用文字记事的文书档案,而是用结绳的方法来记事。而金文“官”字下面的形符看起来更像是打了两个结的用于“结绳记事”的绳索。故“官”字上从宀,表示房屋建筑,下从,表示屋内墙壁上挂着的用于记事的结绳,本义应为官僚的办公场所——官府。可知官僚最早是为君主分担政务的记事官。
    师(師)、遣二字也具有“”结构。《周礼·地官》:“五旅为师。”《释名》:“人也。”注:“谓人众为师。”师为军队单位,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需要统一指挥,上古先民用结绳的方法记录或传达军令;遣字金文作(禹鼎《金文编》0226·11),字形可理解为双手怀抱一结绳,飞速奔跑之貌,意即军队调遣的命令需要用结绳传达。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十九曰:
    “鞑靼之境……亦无文字,每调发军马,即结草为约,使人传达,急于星火。或破木为契,上刻数画,各收其半,遇发军,以木契合同为验。”
    这说明,即使在中古时期没有使用文字的北方少数民族那里,军队的调遣等命令的传达也是靠类似结绳的方法作为信物的。这种结草记事的方法可能不光在鞑靼部落流行,而是在广袤的北方草原如粟特、回鹘、突厥以及后来鞑靼部的分支——蒙古等诸多部族中间流行。所以笔者考证,回鹘文、粟特文、蒙古文虽属字母文字,但其竖写的长条状字形结构应是模拟“结草记事”的形态固化而成,也与金文“官”字下面结绳的象形结构十分相似。
    为了进一步补证“官”字的名义,我们还可以寻找到更多的旁证。由“官”的“打绳结”的义素又派生出了新的形声字,如“绾”,《广韵》解释为:“钩系也。”意为头发或丝带状物盘绕打结,正好符合这个义素;“官”下部的“ ”结构同样也是拥有“打绳结”的义素,它也派生出许多形声字,如“缒”,《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郑国的烛之武为郑君劝退兵临城下的秦军,“夜缒而出,见秦伯。”杜预注:“缒,县城而下。”其中“县”即“悬”,是说烛之武是用绳或长布将自己悬于城外侧,然后缘布顺城墙而下。“缒”字从糸从辶从,结合烛之武“县城而下”的动作,我们认为,他应是将丝带或带状长布先打多个环扣,这样他在“县城而下”时,就可以手攥上面的环扣,脚蹬下面的环扣,如软梯一般一步步地往下降。所以“缒”字所从之“ ”结构仍能表现“打绳结”、“打环扣”的义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