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经济生态 >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实践及其反思以黔东南苗寨侗寨为例(7)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 高婕 参加讨论

    (二)参与的障碍
    1.现有制度环境
    中国目前仍处于深刻的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期。政府在许多领域依然实现着自己的“在场”,甚至是“主场”。在这样的制度大环境下,社区参与或旅游社区参与的问题在理论层面虽值得探讨,但要在现实领域中真正地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改变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政府实现自身职能和执政角色的转变,舍弃“大包干”角色,明确权力运作范围,回归“服务型”政府。正如当下所提出的“把权力关进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如此,旅游发展中的社区主导或居民主导方才具有制度保障。
    2.农民素质
    如果说制度环境关乎结构的话,那么农民素质的问题则关乎结构中的行动者。此处所言的“素质”是指农民参与各种现代化事务的能力,不涉及道德层面。农民是中国历史发展中极为特殊的一个群体,长久以来处于社会结构底层,处于权力被“相对剥夺”的状态。现代化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农村和农民越来越处于某种“边缘化”的地位。农民千百年来在农业社会中汲取的生存经验越来越归于无效,在现代化的新的现实发展语境中,处于“能力失效”状态,陷入新的发展困境。有人认为,是农民自身能力素质有限(因),限制了其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及其自身的发展(果),而笔者认为恰相反,是农民社区参与实践的不足(因)限制了农民能力和素质的发展(果)。主张前者的人,不仅倒因为果,更是犯了一个认识论的错误,即认为知识只能来源于书本或正规学校教育,而忽视了实践也是知识的另一种重要来源。而没有相关实践的前提,怎么会有相关知识的产生?
    早在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和晏阳初等倡导的“乡村建设运动”中,就曾着重关注过农民和农民能力培育的问题。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的根本问题就是乡村,而所谓“乡村建设”,就是要“建设一个新的组织构造”,就是要建设新的乡村组织,这个新组织即中国古人所谓“乡约”的补充改造。乡约的主要之点就是助人“立志”,而这种立志需出于农民“自动自发之意”,不能强制。如何实现和体现“乡约”这种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社会组织呢?通过兴办乡农学校。乡农学校即是“乡约”的组织载体。在学校中,农民不仅可以接收实用化的“新知识”,而且能使他们学会关注和考虑“社会的改进”问题。乡农学校通过给农民提供一个“聚合的机会”,最后的作用是“让乡村人发生自觉”,齐心合力去寻找乡村问题解决的机会,因为“乡村问题的解决,一定要靠乡村里的人”。[10]可以说,这些观点在今天远未过时,比起如今一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为乡村发展或乡村建设开出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建议或政策措施,其远为系统、全面和深刻,因而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具体到开展旅游的乡村当中,一些相关培训现在并不缺乏(如农家乐经营管理培训、歌舞表演培训),但多见于技能性层面,远未触及“助人立志”的层面。当然,这些技能培训不可缺乏,也很重要,但这只是第一步,且绝不应止步于此。福柯曾言,知识与权力处处结盟。增加知识方能增加权力,而所谓的知识并不仅仅是指生活技能,更包含人对自身境况的深刻理解。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如何提高他们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就如那个流行的比喻,站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学会游泳的唯一方法就是先跳入水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