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 ① 王建、王向前、陈哲英:《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3期,页259-288。 ② 加藤晋平「日本人と文化のルーをアジアに求めて·日本列島に初めてあらわれた石器文化」,『現代人の起源に迫る·現代人誕生』,集英社,1986年4月9日,57-88页。 ③ 芹泽长介先生追悼论文集刊行会编 2008「芹泽长介先生年谱」『芹泽长介先生追悼考古?民族?历史学论丛』,六一书房,iii-xiv页。 ④ 芹泽长介1987『旧石器の知识』, 110页。 ⑤ 邓聪 1989「南シナ海沿岸部の無土器石器群——香港東灣下層石器群について」『季刊考古學』,29號,35-38頁。 ⑥ 邓聪 1995「中国华北における下川石器群の考察」『姶良火山喷火后の九州とその人びと』,114-123页。 Tang Chung, “The Upper Palaeolithic of North China: The Xiachuan Cultur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rchaeology, vol. 2 1-2, 2000, Brill, Leiden, pp. 37-49. ⑦ 陈全家、赵海龙、方启等:《延边地区和龙石人沟发现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2006年26卷2期,页105-114。 ⑧ M. le Capitaine Bourlon, “Essai de Classification des Burins, leurs Mode d’Avivage”, Revue de l’école d’Anthropologie de Paris, 1911, t. 21, pp. 267-278. (原文未见,转引自Hallam L. Movius, JR. et al, The Analysis of Certain Major Classes of Upper Palaeolithic Tools, The Peabody Museum, 1968.) ⑨ Sonneville-Bordes, Denise de et Perrot, Jean. 1956. Lexique typologique du Paleolithique superieur. Outillage lithique: IV Burins. B. S. P. F. tome 53, pp.408-12. ⑩ 早川正一 1973「西ヨーロツパ旧石器にあおける彫刻器の形式学的分析」,(南山大学)『人類學研究所紀要』第2号,43-68頁。藤本强 1976「型式と分类」『日本の旧石器文化5 旧石器文化の研究法』,雄山阁,147-216页。 [11] Pei W.C., Professor Henri Breuil, pioneer of Chinese Palaeolithic archaeology and its progress after him. Instituto de Prehistoria y Arqueología, 1965. [12]王幼平:《雕刻器实验研究》,《考古学研究》,1992年第1期,页5-90。 [13]王益人、王建:《下川雕刻器研究》,《文物季刊》,1998年第3期,页25-57。 [14] 赵海龙、徐廷、马东东:《吉林和龙大洞遗址黑曜岩雕刻器的制作技术与功能[J]》,《人类学学报》,2016年35卷4期,页537-548。 [15] 裴文中:《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8年,页86。 [16]裴文中:《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1939)》,《旧石器时代之艺术》,商务印书馆,1999年,页75-81。 [17]同注11,Pei W.C., Professor Henri Breuil, pioneer of Chinese Palaeolithic archaeology and its progress after him. 裴文中 1977「中国の旧石器时代――付中石器时代」『日本の考古学I 先土器时代』新装版,河出书房新社,324-350页。 [18]张森水:《对中国猿人石器性质的一些认识》,《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2年9月,第6卷,第3期,页270-279。 [19]H. Breuil, “Le Feu et L’industie Lithique et Osseuse a Choukoutien”, Bull. Geol. Soc. China, 1931:XI, pp. 147-154. H. Breuil, “I’Etat Actuel de nos Connaissances sur les Industries Paleolithiques de Choukoutien” (et Nihowan), L’Anth., 1935:45, pp. 740-746. (原文未见,转引自张森水先生论文《对中国猿人石器性质的一些认识》,《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62年6卷3期,页270-278。) [20] 邱中郎、顾玉珉、张银运、张森水:《周口店新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及文化遗物》,《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3年11卷2期,页109-131。 [21]裴文中、张森水:《中国猿人石器研究》,科学出版社,1985年。 [22]同注13,王益人、王建:《下川雕刻器研究》。 [23]邓聪:《石器工艺学研究之一——两极法初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86年17卷,页19-56。 [24]邓聪:《书评裴文中、张森水着《中国猿人石器研究》》,《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87年18卷,页291-293。 [25]阿部朝卫 1979「ピエス?エスキーユ(楔形石器)」『圣山』,东北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会,153-159页。 [26]王幼平:《雕刻器实验研究》,《考古学研究(一)》,文物出版社,1992年,页65-90。 [27]同注26,王幼平:《雕刻器实验研究》,页70。 [28]同注26,王幼平:《雕刻器实验研究》,页88。 [29]王益人:《下川楔形析器研究》,《文物季刊》,1993年第1期,页1-9。 [30]同注13,王益人、王建:《下川雕刻器研究》。 [31] 同注1,王建、王向前、陈哲英:《下川文化――山西下川遗址调查报告》 [32] 同注13,王益人、王建:《下川雕刻器研究》。 [33] 佐川正敏 1983「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群变迁关予察」『考古学论丛』宁乐社,137-169页。 [34] 同注6,邓聪 1995「中国华北における下川石器群の考察」。 [35] 同注13,王益人、王建:《下川雕刻器研究》。 [36] 同注13,王益人、王建:《下川雕刻器研究》。 [37] 同注14,赵海龙、徐廷、马东东:《吉林和龙大洞遗址黑曜岩雕刻器的制作技术与功能[J]》。 [38] H. Breuil, “Troisième Partie Archéologie”, Le Paléolithique de la Chine, Masson et Cie, éditeurs, 1928, pp. 103-136. [39] 裴文中:《河套之史前文化》,《中央亚细亚季刊》,1943年2卷2期,页10-19。 裴文中:《中国的旧石器时代――附中石器时代》,《裴文中史前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页168-169。 [40] 吴文衔主编:《黑龙江考古民族资料译文集》(第1辑),黑龙江省博物馆,1991年。 [4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编:《昂昂溪考古文集》,科学出版社,2013年。 [42] A.S.卢卡什金:《北满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新资料――中东铁路齐齐哈尔车站附近、嫩江河谷考古发掘工作报告》,《黑龙江考古民族资料译文集》(第1辑),黑龙江省博物馆,1991年,页24-28、34。 [43] P. 德日进:《对卢卡什金先生在齐齐哈尔附近搜集的考古资料的一些看法》,《黑龙江考古民族资料译文集》(第1辑),黑龙江省博物馆,1991年,页29-34。 [44] 斯塔里科夫:《小兴安岭中部的新石器时代遗存》,黑龙江考古民族资料译文集》(第1辑),黑龙江省博物馆,1991年,页55-56。 [45] 山田晃弘1984「彫刻刀形石器の製作技術」『考古學ジヤーナル』No.229,22-25页。 [46] Shon Pow-key, “The Upper Palaeolithic Habitation, Sokchang-ri, Korea”, The Journal of Korean History, vol. 9, 1973, pp. 15-57. [47] 邓聪1986「日本九州土器起源予察――中、韩考古学见闻(I)」『月刊考古学』临时增刊no.270,36-43页。 [48] 千叶英一 1982「III发掘调查」『服部台2遗迹/近藤台1遗迹――农地造成に伴う紧急发掘调查报告书』白滝村,9页。 [49] 金尚泰 2000「上舞龙里II遗迹の细石刃石器」『北海道考古学』第36辑,83-96页。 [50] 旧石器文化谈话会编 2000『旧石器考古学辞典』学生社,208-209页。 [51] 黄龙浑、申福淳:《II. 庆熙大学校调查》(原韩语),《上舞龙里》,江原道江原大学校博物馆,1989年,页482-660。 [52] 同注49,金尚泰 2000「上舞龙里II遗迹の细石刃石器」 [53] 张子明:《四、雕刻器》,《下川――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16年,页228-236。 [54] 同注13,王益人、王建:《下川雕刻器研究》。 [55] 麻柄一志 2000「男女仓遗迹群」『旧石器考古学辞典』学生社,22页。 [56] 芹泽长介 1959「新潟县荒屋遗迹における细石刃文化と荒屋形彫器について(予报)」『第四纪研究』一-五。 [57] 芹泽长介、须藤隆等2003『荒屋遗迹――第2、3次発掘調查报告书』 [58]『荒屋遗迹――第2、3次発掘調查概报』,川口町教育委员会。 [59] 沢田敦2014『荒屋遗迹――北陆最大级の细石刃文化の拠点』,同成社。 [60] 旧石器文化谈话会编 2000『旧石器考古学辞典』学生社。 [61] 芹泽长介等 1974『古代史发掘1最古の狩人たち?旧石器时代』讲谈社。 [62] 山中一郎 1982「荒屋遗迹出土彫器――型式学的彫器研究试」『考古学论考――小林行雄博士古稀记念论文集』平凡社,5-40页。 [63] 绵贯俊一、堤隆1987「荒屋遺跡の細石刃文化資料」『長野県考古学会誌』54,1-20页。 [64] 山科哲 2002「荒屋型雕刻器の刃部再生」『骏台史学』第115号,27-55页。 [65] 山田しょう 2007「第2章 石器の机能」『旧石器考古学』同成社,32-49页。 [66] 同59,芹泽长介等 1974『古代史发掘1最古の狩人たち?旧石器时代』,65-66页。 [67] 芹泽长介编 1982『モサンル』东北大学文学部考古学研究会考古学资料集第4册,13-14页。 [68] 同注45,山田晃弘1984「彫刻刀形石器の製作技術」。 [69] 美安慶子1995「荒屋遺跡採集の彫刻刀形石器について」『佐久考古通信』65,8-9页。 [70] 同注62,堤隆1997「荒屋型彫刻刀形石器の機能推定——埼玉県百草遺跡の石器使用痕分析から」。 [71] 同注55,芹泽长介、须藤隆等2003『荒屋遗迹――第2、3次発掘調查报告书』。 [72] Patrick C. Vaughan, “The Burin-Blow Technique: Creator or Eliminator?”, Journal of Field Archaeology, vol. 12, 1985, pp. 488-496. [73] 阿子島香1989『石器の使用痕』ニユーサイエンス社。 [74] S.A. Semenov, Prehistoric Technology –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oldest tools and artefacts from traces of manufacture and wear, Barnes & Noble Books, 1985, pp. 94-97. [75] 同注62。堤隆1997「荒屋型彫刻刀形石器の機能推定——埼玉県百草遺跡の石器使用痕分析から」。 [76] 同注63,山田しょう 2007「第2章 石器の机能」,43页。 [77] 同注55,芹泽长介、须藤隆等2003『荒屋遗迹――第2、3次発掘調查报告书』,88-97页。 [78] 同注2,加藤晋平「日本人と文化のルーをアジアに求めて·日本列島に初めてあらわれた石器文化」。 [79] 李隆助:《丹阳垂杨介旧石器遗迹发掘调查报告》,忠北大学校博物馆,1984,页101-186。 [80] 同注47,邓聪1986「日本九州土器起源予察――中、韩考古学见闻(I)」。 [81] 同注55,芹泽长介、须藤隆等2003『荒屋遗迹――第2、3次発掘調查报告书』,91页。 [82] 木村英明 1997『シベリア旧石器文化』北海道大学图书刊行会。 [83] 同注6,邓聪 1995「中国华北における下川石器群の考察」。 (原文刊于《珞珞集——王建先生诞辰90周年纪念文集》(待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