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程朱理学官僚与清初社会重建(12)


    (二)兴起教育
    理学官僚兴起学校,建立(修复)书院,创办义学、塾学、社学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程朱理学。
    学校在伦理道德体系的重建中占据重要地位。康熙帝说:“学校者,教化所从出,将以纳民于轨范者也。”(147)不少理学官僚也纷纷向朝廷上疏,要求兴起学校。康熙六年,朝廷以民生失所,诏求直言。熊赐履上疏直陈当时学校之弊,明确提出在学校里应当“讲明正学,非六经、语、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得讲,敦崇实行扶持正教,一洗从前浮薄偏曲之陋习与空虚荒诞之邪说。”这无疑是一份要求最高统治者以程朱理学为学校教学指导思想的宣言。
    要兴起学校,必然要对学校建设提出具体意见,概括来讲主要有:
    第一,“隆重师儒”。熊赐履请求康熙帝“隆重师儒,兴起学校”。具体做法是:畿辅地区责成学院,其他各省责成学道,由他们统率士子。对于那些“山林高蹈之士,有经明行修德业完备者”,(148)也要求地方官悉心咨访,据实奏闻,优礼延聘,加意褒崇。魏象枢非常重视学道官的选拔。他说:“学道一官,关系士风文教”,此官“乃士风淳浇,文教兴废之根本,而即国家人才真伪之关头。”(149)他又总结出学道考核十弊,吏部议覆“嗣后考核学道,俱注剔除十弊具题”,康熙帝“从之”。(150)
    第二,规定教学内容。熊赐履要求学校讲明正学(即濂、洛、关、闽之学),读六经、《论语》、《孟子》。李光地为官学政时,“手评先民制艺,及古文精采者,以广所见而示之”。(151)浙江巡抚赵士麟在书院中讲解五经、《西铭》、《正蒙》、《太极图说》等。(152)陆陇其为嘉定县令时,公暇之时集诸生“以《朱子小学》及程氏《读书分年日程》授之”。(153)
    第三,注重人才培养。张伯行巡抚福建时,“访求闽中有行谊博闻好古者,令郡县资送,延入学舍,给衣服资用。公每月中三四至,与讲论儒先为学之旨,修己治人有用之学。所成就人材甚众”。(154)浙江巡抚赵士麟认为“养民必先于作士”,因大启书院,每月朔望,躬诣讲堂。(155)灵寿知县陆陇其,“训诫诸生,勿包词讼,按季必较其文艺之优劣。又恐其重文轻行,每朔望诣学,与之讲解《四书》,劝其将圣贤道理,躬行实践”。(156)
    “书院之设,本与学校相表里。”(157)不少理学官僚都参与过建立(修复)书院。张伯行“所至必兴书院,聚秀民”,“导以学朱子之学,而辨其所以异于姚江者”。(158)耿介等修复嵩阳书院,延请冉觐祖主持讲席。冉觐祖“以《太极》、《西铭》指示圣学脉络。一时士子皆超然自得于帖括之外,而我仪之向道者日益众,学问践履,益彬彬矣”。(159)容城知县赵士麟“创正学书院,集环邑之士,月一再会,先生为发挥理要”,“其讲学以立志辨学、明理、正心、谨独、躬行、笃伦、改过、虚受、读经、持久为纲,而反复申诫,不出子臣弟友之理。”(160)部分致仕官员(或有功名而不愿出仕者)也参与到书院的兴建中去。曾任泌阳教谕的窦克勤丁忧居家时,在柘城门外创朱阳书院。致仕后,他更是全身心投入朱阳书院的教学活动中去。(161)康熙六年进士范彪西,养母不仕,“究心濂、洛遗书,阐明绛州辛复元全之学”,家居,立希贤书院,置田以赡学者。(162)
    第四,创办义学、塾学、社学。张伯行除在各地兴起学校、建立书院外,还要求所属州县设立义塾,“朔望讲解圣谕十六条,使编氓皆知礼义”。(163)江苏巡抚汤斌令“诸州县立社学,讲《孝经》、《小学》”。(164)泌阳教谕窦克勤抵任后,“课士仿考亭《白鹿洞规》,使学者知所淬厉。分五社,而署以仁义礼智信,择学行足式者为之长,纠察社众以申奖惩。又设童子会,萃邑中俊秀,十五以上读《五经》、《性理》,十岁以下读《孝经》、《小学》。三日一会,温经习仪,讲说义理。”(16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