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辽史》修订:一门学科的传承(12)


    “得知刘老师病重,我们虽然心里急,但谁也不敢催他,甚至都不敢跟他提《辽史》修订的进度。”王勖说,她没有想到,2014年7月22日,就收到了刘浦江发来的《辽史》修订稿共116卷,“每卷都有校勘记和点校长编两个文件,质量很高”。很快,中华书局就约请了蔡美彪、刘凤翥、王曾瑜等多位专家外审。
    在等待审稿意见期间,刘浦江又着手准备修订凡例、前言及引用文献三个文件。其中,引用文献由邱靖嘉代为整理,而凡例与前言还是由他自己执笔。就在《辽史》修订稿交稿两天后,刘浦江便将他草拟的《修订凡例》发给修订组征询意见,随后又做了若干补充和调整。
    “2014年11月18日,我收到了《辽史》修订前言,写得非常准确、洗炼。前言能够在我们编辑部一次通过,是非常难得的。”王勖说,《辽史》修订版的前言,需要对整部《辽史》的编纂过程、内容体例及流传情况做全面的研究和通盘的把握,“这样的工作强度无异于写一篇专题论文”。尽管刘浦江的病情有所反复,甚至一度出现肺损伤的症状,但他仍利用化疗间隙坚持写作,并让学生代为核查材料,断断续续地花了两个月时间完成了修订前言。此后,他又征求修订组意见,对这篇前言做了一些补充修改。“前言、凡例、引用文献都收到,等于我们已经收到了完整的《辽史》修订稿,意味着在稿件方面《辽史》没有留下棘手的难题,而且一切都在原定时间内完成。”
    就在刘浦江提交前言后不久,中华书局将第一批送审《辽史》样稿的反馈意见交给他。邱靖嘉记得,那时候刘浦江的身体已经相当虚弱了,但他对蔡美彪、刘凤翥两位先生指出的修订稿问题非常重视,几天内就将两份审稿意见清理了一遍,并将需要集体讨论的问题列出来,让大家发表意见。12月4日晚,他给大家发邮件写道:“各位,我把大家反馈的意见做了一个汇总,从中大致可以看出诸位的学力及学术判断力。从反馈的情况来看,意见比较纷歧,等中华书局把所有审稿意见发来之后,我们有必要在读书课上将有纷歧的意见讨论一下。”没有人想到,这时距离刘浦江去世只有一个月。
    从2014年12月以后,刘浦江的病情反弹,肿瘤复发,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已无力继续
    伏案工作,但他仍对《辽史》审订念念不忘。就在离世的半个月前,刘浦江还给邱靖嘉打电话,讨论耶律俨《皇朝实录》的流传过程及《辽史》的史源问题,并说等来年春天做完第二次干细胞移植身体恢复后,要来参加读书课,跟大家一起讨论《辽史》审稿意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