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构建的二重结构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12:11:57 《思想战线》2017年第1期 周平 参加讨论
摘 要:民族是由于民族国家这种特定的国家形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建立而被普遍采用的概念,与国家不可分割并具有丰富的国家内涵。中国长期处于王朝国家时代,既没有民族概念,也没有形成可直接用民族概念来指称的社会政治群体。民族概念由国外引入中国后,尤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等概念形成后,对中国既存的族类群体和族际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促成了中国的民族构建过程。这样的民族构建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中华民族的构建,一是中国各民族(主要是少数民族)的构建。经过这样的构建过程,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主要是少数民族)先后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族际关系,对中华民族国家和社会政治造成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从当前的现实来看,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这两类民族的发展并不平衡。在国家崛起和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促进中华民族的巩固和发展,是一个必要而理性的选择。 关键词:民族构建;中华民族;少数民族;二重性构建;理论选择 作者简介:周平,云南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法学博士,博士生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和人口众多的国家。族际关系不仅是国内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影响广泛且深远的重大政治关系。但是,面对一个如此特殊和复杂的民族结构和族际关系结构,学术研究和思想理论领域并未给出一个清晰的解释和论述,就连描述和分析的概念都不统一。在官方文献还是学术讨论中,民族既可指与国家结合在一起的民族,即国族,又可指国族的各个组成部分。这不仅影响到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理解和引用,也对相关政策的制订和执行造成了实质性的影响。如此一种复杂关系和局面的出现,与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过程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就是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过程的直接后果。因此,梳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过程,进而厘清不同意义上的民族的性质和特点,成为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当下民族和族际关系状况的必由之选。 一、现实矛盾引发历史反思 纵观世界各国的民族结构和国内族际关系,中国的民族结构和族际关系无疑具有突出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一方面,所有的中国人被界定为中华民族,并以此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另一方面,中国历史上形成和存在的各个历史文化群体,都被界定为民族且被确定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国家以法律和政策来确定其民族的身份,并从多角度去维护每个民族(主要是少数民族)的集体权利。如此一种复杂的民族结构,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中国民族关系特有的复杂性质,并引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即“民族问题”。 每个民族由于享有特定利益,也就成为利益群体。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由此,各个民族(主要是少数民族)就不可避免地在朝着民族实体方向发展的同时,积极地维护和争取作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性权益。而对于那些未被认定为民族、未获得民族地位的历史文化群体来说,争取民族身份、地位及相关的权益就成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如此一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方面,各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持续增强并趋于旺盛,国内族际关系刚性化的特征日渐明显。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扶持下,各个民族呈现一种快速发展和增强的趋势。一是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族体规模迅速增大;二是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日渐增强,要求维护和增强集体性权利的要求日渐凸显,包含着民族权利要求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增多。而且,各个民族在民族意识推动下争取民族的集体权利,最终都指向了政治权利。现实中的诸多具体的矛盾和冲突,也与此直接相关或具有高度的关联。如此一来,民族间及民族与国家间关系中的张力就呈持续增强之势,刚性化和复杂性都迅速上升。这对国内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关系乃至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发挥着基础性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行
- 下一篇: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的若干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