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构建的二重结构(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8 04:11:02 《思想战线》2017年第1期 周平 参加讨论
另一方面,随着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日益实体化,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则日渐虚拟化。在中国的民族结构中,国内的各个历史文化群体被界定为民族,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就成为各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各民族的大家庭,或”多元一体”结构。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也就成为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此情况下,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都按民族要求而追求自身的发展,并且越来越实体化,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就越来越虚化。但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不仅是巨大的历史遗产和政治遗产,也是重大的和根本性的政治资源,并构成了中华现代国家制度的基石。因此,国族的衰弱和虚化,就会动摇国家制度的基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的衰弱和虚化,还将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矛盾和问题并非是偶然的而是结构性的,因而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一直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之中。一些民族的精英,不仅极力推动民族意识,而且在将西方的族际政治理论在国内传播的同时,也将自己民族的民族意识系统化、理论化和意识形态化,并越来越将民族集体权利要求指向政治权利。与此同时,否定中华民族的声音也在不断走强。有的论者提出,从来就没有作为一个实体存在的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只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的统称,有的论者直接把中华民族说成是伪命题,还有“权威学者甚至提出应废弃‘中华民族’ 这一提法”,并要求强化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张扬其族性并“通过制度设计和建构”来“保证各民族对国家权力的共享”,以及“提供专门的制度渠道保证少数民族进入政治舞台”,全面增强保护少数民族权益的力度。这样一些在传统思维和理论中关注不多的情况和问题的凸显,对中国民族结构和族际关系的触动和影响,却是根本性的和长期性的。由此带来的矛盾和冲突在当前不并见得会很突出,但它触及的问题都带有根本性,一旦凸显就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 今天民族关系中这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以及理论上和政策上、实践中和学术讨论中的相关争论,都指向了一个“结”,即如何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民族这两类民族进行认识、定位和评价。那些强调少数民族的民族性质以及否定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实体的论者常常使用的论据,就是认为少数民族是中国的历史民族,中华民族是国家构建起来的。因此,少数民族才是真正的民族实体,而中华民族则是为政治的需要虚构出来的。如此一来,就不可避免地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nation building)的问题凸显了出来,今天的许多问题都与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且这些问题又相互纠缠在一起。因此,要厘清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上的各种观点和争论,追寻到诸多问题的圭臬,就有必要去回溯并梳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构建过程,从对历史的反思或追根溯源中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而澄清理论上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行
- 下一篇: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的若干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