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问题, 在现今的中日关系中存在争议。 1534年中国明代琉球册封使陈侃上呈的《使琉球录》中,便对中琉疆界作有明确记载,后世中、日、琉球三国的...
摘要: 二战结束前后,苏联不断通过《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对于南海诸岛主权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予以承认,对当时中国政府恢复南海诸岛主权的行动起了积极作...
摘要: 为维护海洋安全,中国需要制定国家海洋安全战略。而海洋安全战略是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符合其目标。同时,中国特别应合理处理引发海洋安全的海洋问...
和平解放50年,西藏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社会发展实现了两个深刻的历史性转变:一是由封建农奴制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历史性转变;二是由贫穷落后到初步繁荣的历史性转...
摘要: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改其过去所持的中立立场,开始积极介入南海问题,以从政治、军事上遏制中国,并掠夺南海的石油资源。美国对南海问题的介入,无疑会增加争端解决的难...
摘要: 钓鱼岛虽只是弹丸小岛,却是两岸四地、海内外华人以致中、日政府纠缠难解的一个心结。自19世纪中叶,日本觊觎我国钓鱼岛主权以来,其侵吞之心始终未泯。总结日本染指钓...
摘要:中甸地处滇、川、藏结合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地位优势突出。由于历史原因,直至雍正初年,中旬的属辖仍然不明,曾引起滇、川等多方争议。随着雍正朝平息青海罗卜藏...
摘要: 我国海底文化遗产面临着的保护压力不仅来自国内,也来自国外,尤其是南海周边主要国家的开放商业打捞政策导致的挤压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
摘要: 当前,中国和越南的关系进入了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同时,中国和越南在南沙问题上存在争端。南沙问题成为中越关系一个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并在...
2010年11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藏学珠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西藏、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会。...
在人类近代史上有两个普遍被看好但尚未被证实的预言: 一个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曾以洞察世界的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指出:“所谓太平洋问题,即世界海权问题也……昔...
摘要: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一直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客观事实,完全符合国际法关于主权的理论和实践。本文以大量的外国资料证明:世界上很多国家政府及其高级官员、国...
摘要: 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是两种代表性的地缘秩序思想。由于英美海洋秩序的支配,导致过去欧亚大陆秩序建设受到忽视和抑制。大陆秩序力量的释放会对世界政治和国际体系转型产...
摘要: 民国时期,在东沙群岛海产纠纷中,以陈荷朝、冯德安与周骏烈为代表的中国海产商人的内争构成了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海产商人为了争取海产承办权,视对方为最大的障...
摘要: 中日东海划界历经旷日持久而未能解决,中国主张尊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大陆架之自然延伸原则,采取不同于专属经济区的方法对大陆架进行划界,而...
摘要: 南中国海争端是20世纪中后期,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南海岛屿和海疆提出主权要求而引发的国际争端。目前的争论主要围绕中国依据历史拥有的主权和其他国家凭借国...
近代以来,中国学界渐与西方学界接轨,摒弃了传统的志略体,开始用现代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疆域史。在1949年以前,在民族救亡与边疆危机的激励下,以西藏研究为中心的学者接受了西...
一、美军欲派兵马六甲海峡引发的区域安全问题 1.马六甲海峡问题的浮现 2004年4月,驻亚太地区美军总司令托马斯·法戈上将在美国会就国防部2005年预算作 证时,披露了美军方名为《区...
摘要: 时至世纪末,所谓“南沙群岛主权争议”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90年代以来,有关国家和一些外国人士先后提出了所谓“U形方案”、“环形方案”、“北海模式”等多种方案,但...
摘要:《通典》是第一部为吐蕃设立专传的史书,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吐蕃的族源风俗与典章制度;第二,吐蕃大事记及唐蕃关系大事纪年;第三,吐蕃大相论钦陵与唐朝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