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冷战后,印度提出“东进”战略,积极介入南中国海争端,加强在南中国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活动,给这一争端的解决带来新的复杂性和难度。但基于印度本身实力及其与...
摘要: 进入20世纪,中国南海诸岛不断遭到日法等列强的侵扰,南海局势也日趋恶化。为了维护南海权益,当时的国民政府展开了外交斗争,并采取各种措施开发建设东沙、西沙群岛。...
摘要: 本文从中日对钓鱼岛屿主权之争的依据入手,分析了日本对钓鱼岛屿的主权主张不符合国际法及以往国际法院判例所确定的原则,并明确了国际法在解决中日钓鱼岛屿主权之争中...
摘要: 六世班禅和东印度公司的交往,东印度公司派印度游方僧普林格尔前往西藏并跟随班禅东行进京,是18世纪后期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为我们了解18世纪后半期的西藏和清廷以及...
摘要: 文章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美国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二战后美国的日本政策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美国政府通过托管琉球...
近十年来,中国国力快速增长,日益强大的中国令周边邻国“深感不安”。在南海问题上,随着中国日益崛起,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四国之间的冲突日益凸显。2009年以...
摘要: 1955年8月,随着中国与尼泊尔正式外交关系的建立,解决两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珠穆朗玛峰,在中尼边界问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归属问题的解...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海疆史研究始终处于成长和发展的进程当中。随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不断深入、随着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繁荣,我国大陆学术界在海疆史研究方面取得了...
摘要: 本文以多种渠道获得的访谈及文献资料为基础,从多种角度对十三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土登嘉措的一生进行了个性化的概括和评述,并试图通过对其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剖析...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处,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但相隔一条深深的海槽。钓鱼岛列岛系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
摘要: 中日两国大量历史文献表明,最早发现、命名和使用钓鱼岛列屿的是中国人,而不是琉球人或日本人。钓鱼岛列屿并不属于“旧琉球王朝的势力所及范围”,该列屿在明朝便被纳...
摘要: 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有确凿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二战之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南海问题,直到南海拥有丰富石油储藏的报告发表后,才出现南海争议。南海争议的...
摘要: 印度独立前后,英印分三路侵占和蚕食“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领土,宣称麦克马洪线就是中印东段边界线。英印两国的目的有所不同,英国企图在中印两国之间留下领土争端...
摘要: 岳钟琪(1685—1754年)亘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央处理与西藏地方及川青甘藏族地区的问题上,均起了重要作用,实为研究清代边疆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个人物。现以原...
一、中国国际关系研究面临的问题 中国正在崛起成为大国,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至少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国际关系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中国的...
藏区政治研究是中国藏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边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际,就有人致力于研究西藏政治军事体制政教关系、土司制度等,[1]对当时西藏政...
摘要: 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主权争夺由来已久,危机频现。从国际法角度看,三个问题最为相关,即:钓鱼岛是不是“无主地”?日本在二战后是否已将钓鱼岛归还中国?钓鱼岛会如何影...
自今年5月以来,南海问题持续发酵,成为我国周边外交中的一个热点,其直接后果是在国际舆论上的反应,对我国的周边公共外交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经由近期国际舆论的反应,我们可...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于7月30日在北京举办了“邓小平与西藏”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央统战部、中国社会科...
摘要: 有关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问题,向来为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所关注。本文列举了“历史性水域”、海上疆域线和“岛屿归属线”3种提法。通过研究和比较,认为把断续线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