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开放以来,美国人类学的中国研究出现了以华北、东南汉区社会为研究主题和以西南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的二种倾向,中国西南族群文化的探索也开始在美...
摘要: 云南壤接外域,边防攸关,云南总督对滇省之边疆巡阅遂成为乾隆年间的一项重要边备事务,两年或三年一次。巡阅能够因地制宜,分别轻重缓急,往往优先巡阅边疆要地,腹地...
丝绸之路的概念 谈到“丝绸之路”,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它的历史事实,同时需要了解古代产生这么一条“丝绸之路”的原因,这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关系密切。马克思历史唯物论有一个基...
2010年9月7日,日本海上保安厅两艘巡逻艇在中日争议的钓鱼岛海域冲撞正常作业的福建“闽晋渔5179”渔船,日方强行登船并扣留了船长詹其雄和船员。由于钓鱼岛的敏感性,此事迅速成...
中越两国近日在南海上围绕石油勘探发生摩擦,并相互外交指责。这是中越之间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冲突。越南外交部发言人在5 月29 日的记者会上,使用了“越南海军将采取一切必要...
摘要:亚投行、“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启动,实为中国在21世纪国际秩序观之体现。新时期的秩序观可谓延续中的变化。其中,延续性主要反映在原则化信念层面,而变化主要反映在因...
摘要: 本文通过举证设立直辖少数民族事务的专门机构理藩院,制定并实施“兴黄教”战略国策,建立西宁办事大臣及驻藏大臣制度,创设金瓶掣签制度,监管藏传佛教,改革藏事,厘...
摘要:通过对“封官授爵”中“公爵”、“台吉”、“品级”、“顶翎”等具体内容的考证和解析,作者认为在给卡外界内哈萨克身份进行定位时,不能被清朝皇帝以及典章文献中有关...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和西南民族大学、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清代驻藏大臣与边疆治理”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26日至...
一、19世纪前拉达克是中国西藏的一部分 拉达克(Ladwags),即今西藏阿里以西,以列城(Leh)为中心的地区。此地原为西藏阿里的一部分。公元7世纪初,吐蕃兴起于中国西南的西藏高原,其...
摘要: 鸦片战争爆发后,西北边城伊犁被俄国窃据,东南宝岛台湾被日本侵占,面对东南沿海和西北边防危机,清朝政府引发了以李鸿章与左宗棠为代表的近代“海防”与“ 海防塞防”...
大量历史文献无可争辩地表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特别是明清两代有关钓鱼列岛的史籍不胜枚举,这些文献记录了中国人发现、命名钓鱼列岛以及钓鱼列岛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
摘要 :中日两国间海域疆界有待划定,划界原则必须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大陆架条款精神,即自然延伸原则。法律是政治,法律名词有专门含义,不能用自然科学的解释强加于法律进...
今年5月以来,印巴核试验和印度人民党政府突然对中国发难,引起世界大国在南亚问题上一阵纷忙。这迫使人们对南亚问题进行思考,人们想问: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印度在南亚穷兵...
丝绸之路将东方和西方紧紧联接在一起,并且共同交汇在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穿越亚欧大陆,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惠及数十亿人口...
摘要: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变革。在辛亥革命期间,中国西藏也发生了“革命”但为什么西藏的“革命”半路夭折,如何认识辛亥革命期间西藏发生的一切变化?据史料分析...
冷战前美国的南中国海政策是后来的基础。18世纪末到二战结束,南中国海越来越多地涉及美国利益。二战前,美国在南中国海的利益有限,承担责任亦有限;二战期间,美国已深深地...
摘要: 四海是对中国周边海湖和地区的称谓,早期的四海没有确指海域,只是泛指和对举而言。受地理形势和人们认识的限制,春秋越国所临海既可称“东海”,又可作“南海”;秦以...
摘要: 学界一直对薛福成在中英《续议滇缅界·商务条款》中对中缅北段界的划分持否定态度,通过对解密材料、薛氏奏疏、日记仔细的研读,并把中缅北段界的划分置于整个薛氏的交...
摘要:清朝统一新疆后,相继与中亚诸部确立了宗藩关系,从而将宗藩体制拓展到了中亚。对清朝而言,中亚部落在成为外藩的同时,其领主便自觉地与乾隆皇帝结成了非对称性的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