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依据史籍对拉萨布达拉山上清康熙晚年(1720—1721)入藏将士所刻的摩崖文字六通作了缜密的考证研究,说明它较书面记载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不仅补充了一般记述的不足...
摘要:羊毛出口所得是我国近代西北地区农牧民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当时,西北羊毛主要销往美国,而天津是出口量最大且比较稳定的口岸,西北羊毛从产地运至天津,其间交易程序...
摘要: 明代对以乌思藏为主的广大藏族地区采取“广行招谕”、“多封众建”的政策,有的被封者经常派使者朝贡,有的被封者长期居住在京城,这些活动使藏传佛教扩大了影响,加强...
一、遵循一条根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依法治国,强调落实依法治国基本...
摘要 :1871年琉球漂民被台湾土著杀害之事,属中琉两国民间刑事案件,与日本国无涉。但是,日本政府为了“以此次机会”达到“断绝琉球两属之渊源”和所谓“开启朝鲜自新门户”...
史学界对北魏经济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对北魏前期的社会性质以及迁都前后实施的均田制、三长制对经济转型的影响等问题的探讨颇多,也对北魏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
近代特别是中亚五国独立以来,中亚地区日益成为世界大国及各种政治势力博弈的场所。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处于...
摘要: 流传至今的吐蕃先祖神话和王朝成立前的历史,几乎都是松赞干布时代编写或借助本教进行改造的产物。松赞家族自其父祖开始统一事业,至松赞本人建立强大的君主集权,迫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1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听取新疆工作汇报时,指出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并强调,民族团结要综合施策。第二次中央...
吐蕃史古藏文写卷P.T.1287卷的主要内容为吐蕃赞普传记。在所载的赞普传记中,有3篇传记的内容与南诏(包括洱海地区其他民族部落)有关,即赤都松、赤德祖赞、赤松德赞三位赞普的传...
摘要 :东海问题已成为影响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障碍之一,我国必须认真对待和处理。本文首先阐述了中日对待东海问题的主张;其次,指出了东海问题争议之实质;再次,分析了东海...
摘要:区域史观提供的多维度时空叙事成为当今研究内亚史的重要学术取向。天山具有地理、地形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同时具有内陆亚洲典型的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对于天山的区域史...
摘要: 本文依据清官书《巴勒布纪略》及近年公布的史料,探讨1788年至1789年第一次廓尔喀侵入西藏,清军进藏恢复失地,同时廓藏双方秘密议和的全过程,并述及和约的内容,清领兵...
新疆的地缘政治随着历史的推移、周边政治地图的变迁而发生变化,并呈现不同的时代特点。 地缘政治关系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新疆的地缘政治因素是独特的、动态的,随着历史的...
摘要 :中国传统海疆观念是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的反映,具有弛张更替、强干弱枝、守土防御等特质。“天地君亲师”,“安内攘外”、“重陆轻海”,“和柔四夷”...
摘要 :冷战期间,南中国海地区成为两大阵营、美苏争霸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美国对苏、对华遏制的重点地域之一。南中国海争端虽然凸显于20世纪70年代,但在50年代就已出现,因而...
钓鱼列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对钓鱼列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早在明朝初期,钓鱼列岛就已明确纳入中国版图,...
丁零、铁勒乃同族异译,其中丁零译名在先,通用于汉魏时期,至北朝、隋唐时期已改译为铁勒,所指民族则一。丁零——铁勒的西迁及其所建的两个政权——高车汗国与铁勒汗国应在...
摘要:中国近代史学有着强烈的“经世”色彩,西北史地研究的勃兴便是突出表现之一。晚清西北史地学后劲李文田(1834-1895),撰述有《元秘史注》、《双溪醉隐集笺》、《朔方备乘札...
元代的吐蕃等路宣慰司即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又称朵甘思宣慰司。汉文史籍除《元史·百官三》宣政院条较详细地列有其下辖机构名单外,其他资料极为少见。有关它的建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