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对不平等条约问题的研究早已展开,有关资料编撰、条约体系、不平等条约的危害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对于什么是“不平等条约”这一基础...
摘要:论文分析梳理了伍连德对1930年7月1日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收回海港检疫权问题的双面论述。在面对华人时,他习惯用汉语并以外人干涉、争主权和雪耻等宣称来证明中国收回检疫...
摘要:民国新立,在政制急速调整之下,大学学制亦变动不居,反映了国人再造大学迫切而游移不定的心态。1917年,主持北京大学的蔡元培决定停办法科,只保留文、理两科。此举遭致...
点击下载全文 摘要:社会文化史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社会史与文化史交叉学科。二十余年来,它已经成为一个稳步发展、日趋成熟的史学分支领域。中国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是在社会...
《汉俄合璧韵编》(Китайско-Русский словарь,以下简称《韵编》),是巴拉第(П.И.Кафаров,Палладий.1817-1878)一生学术活动的最后结晶。“巴拉第在其生平的最后几...
【摘要】南京大屠杀一词,已成为专业术语,而被中外史学界、新闻界、外交界、司法界、军事界和社会各界广泛应用和认定。最早使用南京大屠杀这一名词的新闻传媒,应是在1938年...
——1918年税则与1920年税则真伪之辩 摘要:1918年《修改各国通商进口税则:善后章程》与1920年《修改通商进口税则:善后章程》相比,税则部分完全相同。两个文件的附件部分并非原...
点击下载全文 摘要:严复到底是依据哪个英译本翻译了孟德斯鸠《法意》以及他从何处得到这个英译本?学界对此很少深究。根据笔者的研究,他使用的应是纳琴特英译本,但未必是...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斯大林批判与中国的双百思想运动,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关联的结构性事件。它的事件性格在于推动了对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探讨...
摘要:晚清报刊上的史学批评文献主要包括商榷型专文、史书广告和新书评介三种类型。商榷型专文多出自史学精英之手,它塑造了晚清史学批评史的主要脉络,引领了史学革命的风潮...
摘要:胡适与司徒雷登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两位重量级的历史人物。胡适所记日记为人们找寻他与司徒雷登、燕京大学交往提供了诸多线索,司徒雷登回忆录等材料则可显现他对胡适、...
参与讨论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朱文广、王小蕾、王凤、师卓、杨帆;硕士生花少辉、刘文慧、常春波;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生朱丽丽 整理人:王小蕾 侯杰教授:史料是史学研究...
点击下载全文 摘要:自1843年开埠以来,随着西方租界区的设立,国际移民给近代上海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革,其中,戏剧文化的变革与转型是非常引人注目的。西方...
“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为第二次”。[1]晋唐间佛学的输入,曾对中国文化发生巨大的冲击,朝野信佛成风,也曾发生“三武排佛”。...
三.《韵编》“汉音俄拼体系”浅析 从学科角度讲,这是个音韵学问题,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准备从音韵学角度出发来做专业性很强的深入研究,而只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梳理一下这个...
清华国学院想要与众不同的独特追求,充分展示了国学的宏大包容性,也最大限度地揭示了国学名目之下的歧义。被今日很多人视为同道的清华国学院教授和讲师,特别是在吴宓定位中...
三 对于西洋科技的接纳及其局限 耶稣会士来华,目的是传教,为上帝征服世界。为着传教的便利,他们向中国人介绍了西方的科技。对于耶稣会士传来的科技,虽然有极端排斥者如杨...
摘要:诉讼档案中女性当事人的供词和笔录,记录了她们在公堂法庭之上的言词。这些档案的意义首先在于,它们说明女性自己站在了公堂法庭之上,直接面对知县、法官以及对方,并...
摘要:胡适与司徒雷登是中美文化交流史上两位重量级的历史人物。胡适所记日记为人们找寻他与司徒雷登、燕京大学交往提供了诸多线索,司徒雷登回忆录等材料则可显现他对胡适、...
白寿彝先生说过:“关于中国伊斯兰教历史的研究,以陈汉章在中国史地学会出版的《史学与地学》第一期所发表的《中国回教史》为最早,发表时间在1926年3月。第二年3月,陈垣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