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公众史学(又称公共史学、大众史学等)在美国兴起并迅速发展。80年代末,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21世纪以来,公众史学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史学工作者在该领域投...
摘要 :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对我国边疆研究的论文,从年产文量、来源期刊、基金资助、作者队伍、高产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经典文献等方面进行统计...
【核心提示】作为一个新的分支领域,“大历史”也面临很多问题。然而,“大历史”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狭隘的人类视野和学科界限,展现人类想象力能够触及的时空范围,而且将...
摘 要 :十八世纪的古典文献学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到了新高峰,法国、中国不约而同地编纂大型文献,代表事件是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与纪昀领衔编纂《四库全书》,并形成了百科...
意大利微观史学家卡洛·金兹堡(Carlo Ginzburg)曾经指出,人类学在两个方面影响了历史学。一是研究的领域。受人类学的影响,历史学家得以拓展其研究领域,开始关注那些被传统研究...
摘 要 :中国侨乡女性史是中国海外迁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外华侨华人史、侨乡史、东南沿海社会史的主要内容之一,但长期未受到学界重视。本文以闵南侨乡女性研究为例,举...
中国当代社会史,是指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史。近些年来,在社会史研究勃兴的潮流中,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愈来愈多的学人把空间维度放在其学术视野的首要地...
史学批评史是一个伴随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分支学科,20世纪20—40年代是中国史学批评史的起步阶段。梳理民国时期史学批评史的研究轨迹,不仅有助于回望这一...
16世纪的“科学革命”后,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传统出现分流:自然科学追求发现和认识“未知”事物,形成“求是型学术”(Scholarship of Discovery);人文社会科学注重解释和理...
编者按 图像是文字之外最重要的历史资料。通过图像提供的各种信息进行历史研究,是近年来国际史学界的研究热点和重要方向,进而涌现出众多新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西方史学传...
两宋时期,中国历史评论初步形成繁荣与嬗变局面,主要表现为论史活动超越史学范畴,论史主体由史学家扩展到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等群体,逐渐演化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这...
史学的演进有时表现为研究视角的增多和对新问题的关注。在这种意义上,从人地关系角度可以管窥当代中国史学发展及中国史学未来之走向。 史学研究应重视人地关系 所谓人地关系...
摘 要 :普遍历史观念是西方历史编纂学的核心观念。它以单向度的时间意识为根基,以人类的整体、普遍历史为叙述的中心,为西方历史宏大叙事提供了分析和解释的工具。普遍历史...
摘 要 :自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诏修"五代史"并正式设立史馆,至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的30年中,唐初史家群体先后撰成《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南史》...
摘 要 :历史人类学是人类学学科内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不存在被史学"抢注"的问题。与历史学的历史人类学相比,人类学的历史人类学更强调关注人民如何对待并处理他们的...
摘要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理论学科建设是从史学概论教材编写起步的。在短短的10年间,出版并被相关高校确定为历史学本科生甚至延伸为研究生教学指定参考书的“史学概论”...
“元史学”是近现代西方历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从“元史学”的观念来看,现代史学的诸多问题都是由于对“元史学”的不同建构和理解造成的,所以,探讨“元史学”的理论观...
摘要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主义作为19世纪德国思想界的两股有力思潮,为我们讨论历史学乃至历史本身提供了新的依据,拓展了历史观的视野。两者均作用于作为发生场域的历史,但同时...
摘 要 :后现代主义既具破坏性又具建设性,它对历史学的挑战集中体现在对西方现代历史编纂学的理论和实践及其阐发的重要历史观念的批判,以及对历史主观性的强调,冲击了现代史学...
摘要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作中提出"全球史观"的概念,至今风靡一时。但是"全球史观"究竟是一史学理想,还是史学方法,却尚无定论。基于斯氏"全球史观"的概念与内涵,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