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少年时代由于祖父科场案,家道中落,曾被人讥为“乞食者”,在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途路中,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使他自小就形成了倔犟不屈、不甘被人奴役的“硬骨头”性格。到日本留学时期,更是不甘做亡国奴,要改变国人的精神,主张“尊个性而张精神”,做“精神界之战士”。自此一生,始终如一地反对人与人之间的“精神奴役”,愈到晚年,“抗拒为奴”的心理情结愈是强烈,愈是对奴隶和奴隶主高度敏感,对人与人之间的奴役关系愈是憎恶。 鲁迅晚年的日本学生增田涉在回忆录《鲁迅的印象》中说过: 读鲁迅的著作,和在他的正常谈话里,常常出现“奴隶”这个词。 鲁迅对于本国人民再三地说“奴隶”写“奴隶”,我体会到那是多么切实的带着实体的语言。 后面内容更精彩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我知道了鲁迅所说的“奴隶”、“奴隶”,是包藏着中国本身从异民族的专制封建社会求解放在内的诅咒,同时又包藏着从半殖民地的强大外国势力压迫下求解放在内的、二重三重的诅咒。所谓主人与“奴隶”,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这一现实是经常在他的生存中,经常在鼓动他的热情,缠住他的一切思考。这一点,我们必须切实知道。因而我们知道他对自己和自己民族的奴隶地位的自觉,就是跟他的“人”的自觉相联结的,同时也知道正这儿就有着决定他的生涯的根据。 为着了解鲁迅,我们必须知道在这种环境里生长的他,和有了那样的自觉之后才开始他对人类的认识。要不然,他的一切语言,就会有只被当作空洞的声音的危险。 于事者迷,旁观者清。增田涉的这一感受,比中国的许多鲁迅研究学者深刻得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