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昭仪为登上皇后宝座,进一步陷害王皇后和打击萧淑妃,竟机关算尽泯灭良智,自导自演了一幕“虎毒(不)食子”的丑剧。公元654年(永徽五年)武昭仪又生了一个女儿。王皇后碍于情面,一天,她便去武昭仪的寝宫看望。武昭仪不在,她看了看小公主后便走了。不一会儿,武昭仪回来,惊呼小公主已死去——实际上是她自己掐死了女儿!唐高宗也来了,因为听说只有王皇后来过,便认定是“皇后杀我女”。王皇后的厄运从此注定。武昭仪舍出孩子,套住了“狼”。 武昭仪虽然也是名门之女,但因父亡,家境中道窘迫,关陇贵族笑她寒微无依。唐高宗为抬高心上人的地位,借追赠祖父唐高祖李渊之名,追封武昭仪的父亲武士彟,以此证明武昭仪是大唐开国元勋之后。紧锣密鼓进行的还有,在武昭仪的授意下,许敬宗上奏,请封武昭仪为“宸妃”。这一名号绝无仅有,是武昭仪独创——地位仅次于皇后。武昭仪向朝堂内外,发出了要当皇后的信号!此举一开始,便受到关陇集团的猛烈抨击和强硬反对。宰相韩瑗、来济等人对唐高宗说:“前朝从无这种称号和做法,今上不能始作俑者,留下骂名啊!”后来,韩被许敬宗、李义府诬陷与褚遂良图谋不轨,贬为振州刺史,死去。来济也被贬官,后逢突厥入寇,又遣他拒之,战死。 王皇后惶惶不可终日,走投无路之际,用“越文种七术之一:求神拜鬼”。《旧唐书·后妃传》说:“(皇)后惧不自安,密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制模拟小人,针刺其心,咒其死)事情败露后,王皇后遭幽闭,柳氏禁止入宫,更加速了倒台。王皇后的舅舅、宰相柳奭也受到牵连。他先是贬为吏部尚书,又被贬为遂州刺史、莱州刺史……唐高宗废黜王皇后的决心下定,只待时日了。 唐高宗拥立新皇后的打算,还遭到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位开国元老、顾命大臣的强烈反对。他俩得到了关陇实权派人物的多数支持。他们说:“武昭仪狐媚惑主,出身微贱,不配做皇后!即使要易皇后,也要选大家闺秀,绝对轮不到她头上。”褚遂良甚至叩头流血,以死抗争。他还置笏殿阶,以乞归田里相威胁。为避免正面冲突,武昭仪劝说高宗,伉俪相携,亲自到长孙无忌府上拜访,想以骨肉亲情软化矛盾。然而,长孙无忌礼物收下,强硬立场却丝毫没有松动。阴附武昭仪的礼部尚书许敬宗和“笑里藏刀”的中书侍郎李义府,竟与反对派在朝堂之上吵了起来!废立皇后,举步维艰…… 在这场废立皇后的争斗中,有一个人却称病不朝,不置可否。他就是三朝元老,战功卓著、声望极高的重臣李勣,即帮助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的军师徐懋公(曹州离狐——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名徐世勣,为避讳太宗“世”字,称徐勣。后赐姓李,封英国公。李勣“临敌应变,动合时机”,善于用人和趋避,使他一路丰采地活到了75岁。武昭仪在向高宗分析朝局时说:“李勣可能看到关陇集团的擅权霸道,自己又无实权,而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事情就好办了。”唐高宗觉得武昭仪言之有理。于是,便在内庭召见了李勣,向他问起废后的事。李勣笑着答道:“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斩钉截铁地表明了态度。他还暗示高宗,必要时可采取果断措施。唐高宗与武昭仪如同吃了定心丸。事出永徽六年(655年)九月。 同年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发布了易后诏书,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立武昭仪为皇后。十一月一日举行了册封大典,高宗破例让武皇后乘坐重翟车(皇上用车),直达皇宫西边的肃义门,接受文武百官及各族酋长的朝拜。武后蔼然微笑,充满自信。大唐政权,从此打上了武后的玺印。 治理朝政 唐高宗气虚体弱,易后事定后,又增添了背痛、双臂麻木症状(冠心病)。他时常头晕,朝堂上精神恍惚,不能立断。逐渐形成了事事由武后幕后裁决的习惯。有时高宗体力不支,干脆就委托武后上朝,坐在珠帘后面听政,并处理朝务。由于武后的精明干练、稳妥中正,大臣们也心悦诚服,习以为常。但她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她要翦除异己,巩固地位。她明白太子身系国家安全,是政权稳定的根本。她身为皇后,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要尽快地废掉反对派、关陇集团拥立的太子李忠。她授意新贵礼部尚书许敬宗,给唐太宗上书:“今武皇后子即嫡子,已成人。庶子李忠不能再留在太子位上。不去,则国难无穷。”关陇集团的反对派在易后问题上败北,这次易太子更是束手无策,多数人看风使舵。永徽七年正月,唐高宗立武后长子李弘为太子。李忠被废,贬为庶人。 当时朝庭中,武后已有了许敬宗、李义府、御史中丞袁公瑜等人。他们联手组成拥护武后的坚定政治势力。德高望重的李勣一派,也支持武后。铲除反对势力关陇集团的时机成熟。王皇后的舅舅(一说为外公)原宰相柳奭是关陇集团的头目,再一次被贬到莱州。显庆二年(657年),武后指示许敬宗抅其谋反,坐诛。永徽六年(655年)九月,褚遂良被贬为潭州都督,又迁至桂州都督,继而又以谋反罪贬到爱州(今越南清化),658年忧郁而死。显庆四年(659年),有人状告太子冼马(李忠秘书)韦季方等与朝庭大臣勾结营私。又因为韦季方是长孙无忌的故旧门生,许敬宗便用酷刑逼供,逼韦承认与长孙结党谋反,韦以自杀抗争。最后许敬宗还是做了手脚,长孙无忌仍然以谋反罪削去太尉职和赵国公爵位,流放黔州,随即被逼上了吊。长孙无忌是“佐太宗定天下,功第一”的两个顾命大臣之一(另一个是褚遂良)。他是唐高宗的亲舅。长孙皇后36岁就走了,老舅是太子太师,一手调教了李治。就因为不同意立武后,外甥在位就落此下场,悲哉!在这次大清洗中,柳氏与长孙家族共有13人被杀。关陇集团覆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