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是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会、祭祀、庆赏、选士等大典,均在此举行,只有周朝有。武太后知道周武王代纣的故事。周武王是一代雄略之主,她便宣称武家是武王的后代,以提高自己是贵族血统的地位。她当上女皇以后,把国号改称“周”,也是出自这层意思。周朝把金銮殿叫明堂,她的金銮殿自然也应叫明堂。于是,垂拱三年(687年),她下令拆除了乾元殿,在原址上修建明堂。她的男妾——白马寺和尚薛怀义,精通建筑绘画及雕刻艺术,就派他监工督造。这是武太后策划登基的步骤之一。 同年四月,武承嗣献给武太后一块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天石,说是从洛水打捞上来的。太后心领神会,佯作不知,命石为“宝图”。太后已为“天后”,今上天又委以“圣母”,那“圣母神皇”,就是顺天时达人意之举了——这是其称帝的前奏。她令各州都督、刺史、宗亲及外戚,五月前10天到达洛阳。她要在明堂庆祝,并带领百官祭拜洛水,举行接受“宝图”大典。 此时,李唐皇室宗亲也传出了:“太后密谋改唐换代,以洛水授图之日,即将李唐宗室除尽。”说不能坐以待毙。于是,韩王李元嘉之子、通州刺史李譔,越王李贞,越王之子琅琊王博州刺史李冲等假睿宗李旦名义,制玺书“神皇欲移李氏社稷以授武氏”,向李唐宗亲各王散发。李冲则招兵买马,约定同李元嘉、霍王李元轨、鲁王李灵夔、纪王李慎、越王李贞,共同发兵攻打神都洛阳。结果,李冲仅募集到5000人,李贞仅有7000人,诸王兵变不出10天就被剿灭。反王及受牵连被杀者不计其数。太平公主的丈夫柴绍,也被关进大牢,活活饿死。两年后(689年),武太后又以谋逆的罪名,杀了汝南王李炜、纪王李慎等数人,还有的被流放边关。至此,李唐宗亲被武太后诛杀殆尽!无人言反了。 武太后对神权的驾驭轻车熟道。她不能崇尚儒教,孔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轻视妇女,道教老子李耳又被李唐尊为先祖,予以推崇。看来,当女王的理论依据只有从佛经里找了,于是,她信了佛。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些御用僧人还真在佛经里找到了女人当国王的经文。经沙门法明的重新加工注释,一部“太后乃弥勒佛转世”的《大云经》,呈现在了太后的面前。她笑逐颜开,如获至宝,下令颁行天下。并号召各州县修建寺庙,由寺中高僧大德讲解《大云经》。还规定佛教在道教之上。 登基在望 武太后登皇帝位的一切准备就序,下一步就是劝进了。载初元年(689年)九月,待御史傅游艺不失时机,首先组织了一支请愿队伍,上书朝庭,请求皇太后登皇帝位,改国号周。参加请愿的人越来越多,除文武百官、普通百姓外,各少数民族酋长的使臣以及沙门、道士等等都参加了进来,达6万多人。儿皇上睿宗李旦也上表让位,请求赐姓武……就这样,沸沸腾腾经过3次上书请求,武太后才“不负众望”,在九月七日宣告接受皇帝禅让,自称“圣神皇帝”,定国号“周”,都神都洛阳,改元天授,立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时年65岁的武太后,终于破天荒成为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位女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时至今日。 圣神皇帝一切按天子规格行事,在洛阳设置了武氏七庙,后宫类置“嫔妃的男妾”侍候。圣神皇帝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武攸宁均封王。从侄10人封郡王,兄孙6人也封了郡王,诸姑姊皆封长公主。那个上表劝进的傅游艺,升鸾台侍郎,官运亨通。一年之中他“赐袍自青至紫,人号四时仕官”。不久,就有人告他谋反,在大牢中自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