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已述及,《庆元党禁》卷首据“秀巖李心传《朝野杂记》所编攻伪学人”而列的三十六人,和《舆地纪胜》卷一一九所引有关吕祖泰的记述,在今本《朝野杂记》中已不能集中或分散地全部找见。《舆地纪胜》卷一○三《广南西路·静江府·官吏》载:“刘焞:淳熙六年知静江府。妖贼李接起容州,攻郁林、容、雷、高、化、廉六州,又陷郁林,僭号,嶺外骚然。焞分命诸将沙世坚等讨捕,遂收郁林,贼遂就擒。事见《朝野杂记》。”而在今本《朝野杂记》中,此事亦未能检到。《四朝闻见录》戊集《犬吠山壮》条谓:“[赵]师{K1AC03.jpg}固附韩者也,亦岂至是。李秀巖心传不谙东南事,非其所目击,乃载其事于《朝野杂记》,诸生‘犬吠’‘斋郎’之诗特详焉。后之作史者当考。”周密《齐东野语》卷三《诛韩本末》条亦谓:“[韩侂胄]身陨之后,众恶归焉,然其间是非,亦未尽然。若《杂记》所载赵师{K1AC03.jpg}犬吠,乃郑斗所造以报挞武学生之愤;至如许及之屈膝,费士寅狗窦,亦皆不得志抱私讐者撰造丑诋。所谓僭逆之类,悉无其实。李心传蜀人,去天万里,轻信记载,疎舛固宜。而一朝信史,乃不择是否而尽取之,何哉?”在《两朝》中,赵师{K1AC03.jpg}犬吠载卷五“庆元四年春正月丙辰赵师{K1AC03.jpg}除工部侍郎”下,许及之屈膝载同卷同年八月“丙子谢深甫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许及之同知枢密院事”下,且狗窦亦作许及之事,“犬吠”“斋郎”之诗载卷一二嘉定三年十二月“丙寅赵师{K1AC03.jpg}罢”下。前两者仅《庆元党禁》有与之相同的记事,而今本《朝野杂记》则并后者无之。《四库》《朝野杂记》提要曾引周密此则议论,但未明言今本《朝野杂记》有无此等记事。唯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一五五庆元四年正月丙辰条“考異”曾断言“《全文》《备要》及《朝野杂记》俱裁”犬吠事。大概只是抄袭前人之说,来必曾逐一细检今本《朝野杂记》也。又《朝野杂记》甲集自序云:“乃缉建炎至今朝野所闻之事,凡(有)[不]涉一时之利害及诸人之得失者,分门著录,起丁未迄壬戌,以类相从,凡六百有五事,勒为二十卷。”若以今本《朝野杂记》甲集实际所载事数核之,实只524事,加附见64事,亦仅588事,明显地少于《自序》所述事数。凡此种种迹象都表明,今本《朝野杂记》是尚有残缺的。 《朝野杂记》甲集卷一二《宦官节度使》条载:“庆元中,王德谦已除节度使,大臣交奏,乃不行,德谦亦坐斥。语在‘时事’中。”甲集卷一六《关外营田》条载:“[庆元]六年冬,王少卿宁总计,增其课,朝廷以边民不便,罢之。语在‘时事’中。”谨按,今本《朝野杂记》甲集卷七“时事”门仅载《张魏公诛范琼》、《处州义役》二事,上引两条作者自谓“语在‘时事’中”的记事乃皆不见,且于别的门类亦皆不见,正是今本《朝野杂记》显有残缺的反映。《两朝》卷五庆元三年三月“丙申窜内侍王德谦”条之目详载王德谦求建节及窜斥经过,卷六庆元六年“是冬括关外营田租不果”条之目详载王宁增括营田租及坐免经过,疑即录自《朝野杂记》此门者。 《两朝》卷八嘉泰三年“五月戊寅陈自强为右丞相”条目第二则有冠以“李心传曰”的大段议论并记事。类似的情况全书共有五条,其余四条都能在今本《朝野杂记》中找到依据,唯独此条不见,估计当是今本《朝野杂记》残缺使然。又《两朝》卷八开禧元年十二月“戊寅韩侂胄挑金使”条目第二则有冠以“《孝宗实录》”的记事,其中“以此例之”以下文字明显地不是《孝宗实录》中语。此则记事亦见《宋史全文》卷二九,然“《孝宗实录》”之前却仿该书引诸儒语例冠有“李心传曰”四字。由此看来,《两朝》此条目第二则连同第一则,实皆出于《朝野杂记》之同一条记事。《舆地纪胜》卷八九《广南东路·广州·古迹》“大奚山”条引录《朝野杂记》的一段文字,与《两朝》卷五庆元三年“是夏大溪山岛民作乱”条之目,行文雷同,仅有详略之异。鉴于《舆地纪胜》徵引文献例加删节,实可断定,《两朝》此条之目显是《朝野杂记》的全文。而在今本《朝野杂记》中,此条业已不存。又,《两朝》卷四庆元二年三月“辛丑集议释服”,卷八嘉泰四年,是岁“总所拘监司算纲连”两条的目,与分别见于《宋会要辑稿》礼三○之五三、食货四四之一五的注文,内容文字全同,《宋会要辑稿》明确标明注文乃录自《朝野杂记》者,然却不见于今本《朝野杂记》。今《宋会要辑稿》的注多数为《永乐大典》编者所加。据此,则今本《朝野杂记》残缺的部份内容,明初修《永乐大典》时是尚不残缺的。凡此,都是《两朝》中可以考见的今本《朝野杂记》失载的佚文。 《朝野杂记》乙集卷九《董镇言杨侍郎未肯通情》条载:“武兴之乱,时人记录者,有新旧《安西楼记(安观文自撰)》,《靖蜀编(宣抚司准备差遣胡酉仲编)》,《耆定录(长沙板行不得姓名)》,《海滨渔父记闻(沔州板行)》,《杨巨源自叙书(上刘阁学者)》,《杨巨源事迹(益昌士人撰)》,《杨巨源传(武臣季珙撰)》,《李好义诛曦本末(李好古自记)》,《复四州本末(李好古自记)》,《实入伪官人数(李好古自记)》,《李好义行状(白子申撰)》,《平蜀实录(杨君玉撰)》,《新沔见闻录(不得姓字)》,《切齿录(士人任光旦编)》,《固陵录(李直院季允编)》,《毛氏寓录(茶马司干办公事毛方平撰)》,《公议榜(成都府学士人撰)》,《佚罚录(朝奉郎赵公宅撰)》,而士大夫之在新沔者,又或有《目录》《辨污》等书。最后《西陲泰定录》乃尽采而辑之,取舍是非,一从公论,其本末亦粗备矣。”这里提到的关于吴曦之变集大成的重要著作《西陲泰定录》,其作者其实就是李心传本人。此书后来经过增修,内容已不限于吴曦之变,是李心传在《朝野杂记》之外所作的有关宁宗朝史事的巨著。《直斋书录解题》卷五杂史类著录“《西陲泰定录》九十卷,李心传撰”。其“解题”曰:“记吴曦叛逆以及削平本末,起嘉泰辛酉(元年,1201),迄嘉定辛未(四年,1211),为三十七卷。其后蜀事益多,又增修至辛巳(嘉定十四年,1221)之冬,通为九十卷。仍颇用太史公年表例,并记国家大政令,边防大节目。首尾二十年。”《两朝》中尚未找见出虚线索的内容,其中有关蜀事的记载颇为不少。(21)如果假定这些记载的直接依据是《西陲泰定录》,大概不致完全凿空吧。 总之,《两朝》的内容,无论是业经推定其史源的部份,还是尚难推定其史源的部份,李心传的著述皆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李心传的史学著述,不仅对于高、孝两朝史事的研究,而且对于光、宁两朝史事的研究,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不愧为一代史学大师。以致当代的人们撰述或议论光、宁两朝的史事,就已经离不开他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