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简史 > 人物 >

顾宪成赠谥、从祀文庙成败探析(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张宪博 参加讨论

清代桐城派开创者方苞于康熙三十(1691)、三十一年(1692)游于京师,他正告心存疑惑的友人:
    凡所谓清议者,皆忠于君利于民之言也;而忠于君利于民,未有不害于小人之私计者。故小人不约而同仇,即用其言而挤之,以为是乃心非巷议誇主以为名者也。由是忠良危死于非罪,而无道可以自明。故君子之有清议,不独在位之小人嫉之,即未进之小人亦嫉之;盖自度异日所为,必不能当夫人之意也。
    他还一针见血地揭露,不惟当时之小人恶东林复社之清议,“即后世之小人亦恶之,以为吾君一旦而有鉴于前言,则吾侪之术不可以复骋也”,(83)此话一语道破了某些人歪曲历史的阴暗心理。
    方苞所言表明,虽然万斯同实际上已经主持史局,但清初社会思想十分混乱,顾宪成等人“讽议朝政”、“臧否人物”、“遥执朝柄”,仍然被一部分人视为非君子所为,如何评价顾宪成、东林党人乃至复社诸人,则是《明史》纂修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对顾宪成的最终定论,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有待于《明史》的完成。为了配合修史,顾贞观不失时机地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增订完成了其父顾枢所编《顾端文公年谱》,又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汇刻了《顾端文公遗书》。先后师从马世奇和高世泰的无锡人张夏,在《顾端文公年谱》《年谱书后》中指出,“明代学脉混乱至正嘉时而极,朝议糊塗至万历季年而极,不有东林谁为救正”?顾宪成“以力持清议,蒙党魁之目,虽经洗雪,然局中之机绪最棼,生影之旁猜未释”;而《年谱》“字字有据,益知公正色立朝,矜也,非争也;同人于野,群也,非党也;闢邪卫正绝似搜真,不得已也,非好辨也。公之功上在宗社,下在世道人心,公真一代大儒哉”。他强调“是谱行可以釐学案,倂可以揆国史”(84)。《年谱》的修撰者还在《谱序》、《谱前》、《谱后》、《年谱后序》等部分中反复强调了顾宪成具有从祀孔庙的资格。如胡献徵在《年谱序》中说,“佥院请文庙从祀一疏业下礼曹,酌覆,俟史成之日定议举行”。又说,“至如公俎豆大典,则当日东林名贤所谓见而知之者,其言具在,更复奚疑”?(85)
    明史纂修初期,有的史官提出应依《宋史》体例,于《儒林传》外,别立《道学传》,汤斌认为,如立《道学传》,则应以薛瑄、曹端、吕柟、胡居仁、蔡清、罗钦顺等为一卷,王守仁、邹守益、钱德洪、罗洪先等为一卷,顾宪成、高攀龙、冯从吾、刘宗周等为一卷。他说:“道学不便用多人,诸公以道学均重,也不必入前大传矣。大约成弘以上,文清之派为盛,嘉隆之际,文成之派为盛,万历以后,顾、高诸君子终焉。”(86)又说,如不立《道学传》,止称《儒林传》,则可将薛瑄、王守仁等俱入列卿大传,其余则可入《儒林传》。康熙二十三年(1684),徐元文、徐乾学与汤斌等《明史》总裁官详为商榷,撰成《修史条议》六十一条,决定“今宜如《宋史》例,以程朱一派另立《理学传》”,拟将薛瑄、曹端、吴与弼、陈真晟、胡居仁、周蕙、章懋、吕柟、罗钦顺、魏校、顾宪成、高攀龙、冯从吾等十余人列入。又说王守仁、刘宗周“功名既盛,宜入名卿列传,其余总归儒林”(87)。黄宗羲坚决反对,认为仅仅强调顾宪成、高攀龙的理学地位是不够的,他移书史馆说,“今于高、顾诸先生则入之,于阳明、蕺山则曰‘功名既盛’宜入名卿列传,高、顾功名,岂不盛乎”?于是他建议“道学一门所当去也,一切总归儒林”(88)。雍正元年(1723),王鸿绪进呈三百一十卷本《明史稿》,体例上已不设《道学传》,明史纂修官汪由敦对此极表赞同,但他认为同以理学名天下者,入儒林与入大传应有分别,薛瑄“无他事业,自以儒学为重,宜列儒林”;王守仁“以功名显”,而顾宪成、高攀龙“以风节称,则应归之大传,而门人附见焉”(89)。《明史》最终的纂修结果表明,黄宗羲等人的建议被接受,而彰显顾、高“功名”与“风节”,乃是不立《道学传》的重要因素之一。
    雍正元年王鸿绪进呈《明史稿》后,“东林一案”仍“聚讼”不已,有人认为史局之人“拘于成见,往往偏袒东林,而于不党之人反轻视而弃置之”(90)。对此,被诏征继续修纂《明史》的王心敬致书《明史》总裁官朱轼,对东林有一番客观精彩的评论:
    要之,一二附会容有之。至如始倡名节,继抑权阉,终死国难诸君子,则东汉名节岂能或过。即其学术,东汉陈、窦诸公不且或让乎?且即谓激烈之过,论事太苛,责人太深,亦信有之,抑试思此何时也?仰观国事,既大厦之将倾;俯视士气,唯营私而附势。至奸阉挟滔天之威,举朝趋附不已而称功,树碑不已而建祠,新莽移汉之势浸浸乎不可量矣。诸君子欲横制颓波而赤手空拳,不得已而讲学术以维挽士风,鼓名节以号招正人,一腔热血,无非欲为维持宗社,扶翼生计,而可随时委蛇逐流浮沉耶!迨至逆阉横祸,罗织名流,而一时被收被黜被陷被戳者,首先东林之士,是何不与举世为仇而偏在东林耶?巨寇副君,国破家亡,而一辈死官死守死君死父死夫死兄者,皆东林正气之士之家,是固国家养士之报乎,又何其多东林之人也?迨至天运已迄,国破家亡,搢绅蹈兴周之首阳,衣冠作故殷之顽民。甚之文山叠出,亡身亡家,蹈九死而不顾者东林之士,犹指不胜屈以光耀于千秋。是则明社之亡同于唐宋,而尚赖东林一席,足为一代西山之红日,积阴之斜晕。(91)
    说到东林诸君,王心敬给予顾宪成的评价极高,甚至将其比作宋代之程颢,只可惜天不假年,明代无福:
    至若邹忠介元标,顾端文宪成,高忠宪攀龙,冯恭定从吾,孟云浦化鲤,皆不愧曾子所谓士之弘毅者也,而顾端文志量倍加宏矣,而年不永,位未高,犹昔人所谓伯淳无福,宋代无福乎(9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