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稿》关系考实(10)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 张云 参加讨论

卢氏所指爲"叶遇春《礼记觉言》八卷"等不知时代的八个条目。叶遇春,据(嘉庆)《直隶太仓州志》卷三十:"叶遇春,字体仁,嘉靖十七年进士,授泉州推官。……历南京刑部郎卒,着有《礼记觉言》。"(96)可知爲明人。连伯聪《礼记集传》十六卷,《经义考》卷一四四着録此条,言:"汪霦曰:洪武十四年连伯聪以所撰《礼记集传》进呈,去《庸学》,止四十七篇。"(97)可知爲明人。冯公亮《深衣考正》一卷,焦竑《国朝献徵録》卷九八载"《四川按察使冯公亮墓志铭》",中言:"(冯氏)嘉靖辛卯举於乡,壬辰举进士。"(98)未言着作。陆琪《中庸发明要览》二卷,(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五四有"陆琪"条,小注言"吴县人,弘治中同知台州,刚毅而济以宽,尝署府符事"等等(99)。未言着作。刘永澄《曲礼删注》一册,刘氏,万本《明史》卷三二九有传,言:"字静之,宝应人……举万历二十九年进士。"(100)周公恕《大学总会》五卷,周氏生平无考,《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二江永"《近思録集注》"中言:"明代有周公恕者,始妄加分析,各立细目,移置篇章。"(101)等等,或即爲此人。蒋文质《大学通旨》一卷,孙诒让《温州经籍志》"辨误"卷载"蒋允汶《尚书通考》"条,经孙氏考证,蒋文质就是蒋允汶,并言,"其作允汶,或入明以後所改也。"(102)此卷还收有"蒋允汶《大学章旨》",中言:"《国史经籍志》二、《千顷堂书目》二、《经义考》一百五十七并有蒋文质《大学通旨》一卷。文质,据《东瓯诗集》即允汶。《通旨》,旧府县志未收,疑即《章旨》之误。"(103)可知,蒋氏爲元末明初人。蔡季成《大学说约》一册,不可考。
    3、马骈《春秋探微》十四卷,以下皆不知时代。小注:黄《志》此下十三条在明人後(104)。
    马骈,据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十一载:"马骈字共甫,江都诸生。……共甫撰有《春秋探微》十四卷,吾乡曹侍郎有其书,而扬州新旧志均未之载也。"(105)结合此文,考察马骈前後所次人物,则知其爲永乐、宣德间人。杨时秀《春秋集传》三十卷,《经义考》卷二百二着録,载李腾鹏言:"时秀,怀远人,号禹峰。嘉靖乙未进士,历官按察佥事。"(106)叶绍凤《左氏联璧》八卷,《郡斋读书志》卷五上着録此条,言:"三山叶仪凤子仪撰。乃对偶之书也。"(107)可知爲宋人。吴廷举《春秋繁露节解》四卷,《经义考》卷二百着録,并言:"《广西通志》:吴廷举,字献臣,梧州人,成化丁未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谧清惠。"(108)可知爲明人。《春秋金钥匙》一卷,《书林清话》卷四"元时书坊刻书之盛"条中言:"刻《春秋金钥匙》一卷,见《丁志》,影元刊本,卷末有'至正癸丑日新堂刊'八字。"(109)知爲元人着作。《左传杜林合注》五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八着録,言:"明王道焜、赵如源同编。"(110)余者庄谷《春秋十三伯论》一卷、吴鹏举《春秋繁露节解》十卷等条目无考。
    由分析可知,"不知时代"和"不知撰人"的条目有些确是明人的着作,《志稿》排在明人着作之末,有一定的理由。但是,很明显的是,《志稿》的编纂者爲了慎重起见,并没有把"不知时代"的字样去掉,因爲很多条目,特别是没有撰人的条目是无法考证其时代的(111)。同时,我们也发现,对於一些确定了生平的撰者,《志稿》还是有所调整的,如胡经《胡子易演》,《千目》原列在《易》类之末"不知时代"处。後来又查出其生平爲:"永康人,嘉靖丙戌进士。"(112)故在《志稿》中改入明人嘉靖朝之列,甚爲合理。
    再者,《千目》与《志稿》一些作品除了朝代着録不同之外。每一个类目中相同朝代的作品排列也是有所不同的。这些调整,总体上看《志稿》是要优於《千目》的。
    导致此种调整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着者的生活时代与所处位置不协。我们以二书《易》类中的一些条目作爲考察对象,发现一些条目的排列位置有明显的不同。对这些条目着者生活的年代进行分析,以判断其排序的优劣。卢文弨在用《志稿》校治《千目》的过程中,已经有所发现。他在《易》类下说:"此与黄《志》次序亦间有参错者,然大段相同。"(113)但卢氏没有进一步探讨如此差异是否具有一定的意义。以下我们作简单的讨论。
    1、梁寅、朱升、鲍恂
    在《志稿》中,三者之间的排序是梁寅、朱升、鲍恂。而《千目》作朱升、鲍恂、梁寅。
    我们分爲两组考查。一是梁寅与鲍恂,诸家书目的排列是一致的,皆把梁寅排在鲍恂之前。如焦竑《国史经籍志》、朱睦《万卷堂书目》、殿本《明史·艺文志》等。此处以《志稿》爲佳。
    二是梁寅与朱升。二人生活时代极爲相近,梁寅,据《本朝分省人物考》卷六二:"洪武二十三年,八十二岁卒。"(114)朱升,据《本朝分省人物考》卷三六:"(洪武)二年三月戊戌,复命撰《斋戒文》。是月,请老归石门,乃居梅花初月楼,上亲洒宸翰以赐。卒,年七十二。"(115)诸家书目对梁寅与朱升的排序互有不同。如《万卷堂书目》、《传是楼书目》的排列顺序爲梁寅、朱升。而殿本《明史·艺文志》的排列顺序是朱升、梁寅。综合比较,以殿本《明史·艺文志》排列爲佳。但是,通观《志稿》、《千目》全书,我们发现在《书》类、《诗》类等中,二书皆以梁寅排在朱升之前。在全书条目一致性上,《志稿》显然要优於《千目》。
    2、汪克宽
    汪克宽《周易程朱传义音考》在《志稿》《易》类中排在第5位,相对於《千目》排在16位,位置有所上升。查其生平,汪氏"以洪武五年壬子卒,年六十有九。"(116)则其生活大约在1303至1372年之间。与朱升、梁寅的生活年代相似,排在朱、梁二人之後,甚爲合适。同时,在《诗》类中,《志稿》、《千目》、殿本《明史·艺文志》都是把汪克宽排得很靠前,接近梁寅、朱升,说明此条《志稿》排列更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