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与《明史•艺文志稿》关系考实(1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文史》 张云 参加讨论

(16)阐於日藏黄氏《明史·艺文志》的详细论述,笔者已另撰"黄虞稷史馆进呈稿《明史·艺文志》考述"一文。这里想要说明的是:黄虞稷到底是以"明史艺文志"还是"明史艺文志稿"命名其书呢?很显然,从日藏黄氏《明史·艺文志》的着録,从倪灿的《明史·艺文志序》来看,黄氏当时应是以"明史艺文志"命名其书的。後来,之所以习称爲"明史艺文志稿",应该是黄氏所作《艺文志》,乃爲编纂整个《明史》作准备,所以日藏黄氏《明史·艺文志》就没有标明卷数。就像人们称呼"明史列传稿"一样,称之爲"明史艺文志稿",即是《明史。艺文志》底稿的意思。或许,我们标为"《明史。艺文志》稿"更爲合适。但是,习用起见,我们仍以《明史·艺文志稿》称之,这也方便了与其它《明史·艺文志》相区别。
    (17)清吴寿阳《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卷三,《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道光二十七年海昌蒋氏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003年,第930册,第415页。
    (18)清吴骞《愚谷文存》卷四,《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清嘉庆十二年刻本,第1454册,第225页。
    (19)王重民《〈千顷堂书目〉考》,《中国目録学史论丛》,第205-208页。
    (20)清吴寿阳《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卷三,《续修四库全书》第930册,第416页。
    (21)清周中孚着,黄曙辉、印晓峰标校《郑堂读书记》卷三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第492-493页。
    (22)薛新力《〈明史·艺文志〉编撰考》,《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2年S1期,第108页。
    (23)李言《〈千顷堂书目〉新证》,第233页。
    (24)来新夏《古典目録学》,中华书局,1991年,第273页。
    (25)来新夏《邃谷文録》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32页。
    (26)《王重民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400页。
    (27)李庆《论〈明史·艺文志〉与〈千顷堂书目〉之关系》,《中华文史论丛》第五十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85页。
    (28)王重民《〈千顷堂书目〉考》,《中国目録学史论丛》,第206页。笔者按:王重民先生在爲姚名达《中国目録学史》写的《後记》中,有"最初的《明史·艺文志》是由黄虞稷分纂,《千顷堂书目》就是《明史·艺文志》的初稿"语,又言"黄虞稷自己当然还保留着一份《明史·艺文志》的原稿,後来用'千顷堂书目'的名称流传出来"。(见姚名达《中国目録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第411-412页。)有些学者据此认爲王先生对於《志稿》与《千目》的关系似乎有所改变。由承认不同的书到认爲是同一本书的不同命名。笔者以爲"《明史·艺文志》的原稿"并不是指黄氏最终上呈的"《明史·艺文志稿》",从上面的王先生话中,只能说明:他在《〈千顷堂书目〉考》中认爲《千目》早於《志稿》的观点并没有改变。
    (29)此用张明华先生的统计。见张明华《黄虞稷和〈千顷堂书目〉》,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第167-177页。
    (30)当然,遣些条目中,有一些显然是在原有《千目》的基础上增加的。笔者做此统计,以吴本《千目》爲主。发现《千目》独有的条目如:姜鸿绪《大学古义》,吴从周《左传纂》四卷又《左传兵法》,顾起经《三传鸟乙集》等15个条目,不仅字体与周边条目不同,而且所处位置很有规律,都在一页的边角,很显然是後补的。另外,这些条目中,张明华先生指出是杭世骏补的有4条。(见《黄虞稷和〈千顷堂书目〉》第153页)但是,还有大多数条目我们无法证明它们是後补的。如果除去这些明显後补的,也有近60条明人着述的条目是《千目》原来独有的。
    (31)据比对,《千目》有《志稿》无的条目有:赵撝谦《易学提纲》,丰寅初《古易略说》,罗伦《周易说旨》四卷,杨文周《易发微》,卢翰《中庵签易》一卷,王埜《周易衍义》,熊尚文《周易家训》,王宇《周易占林》四卷,余枢《易赞》,周梦华《易解》,华从允《周易古本通义》,吴其驯《易疏》,严瑴《易同》,吴世忠《太极图解》,揭其大《易传补》,陈际泰《易正义》,徐守纲《易象吉占》,张瑶《周易讲说》一卷。共18条。《志稿》有《千目》无的条目有:欧阳贞《周易问辨》三十卷,叶仪《周易集解》,张廷芳《易经十翼章图藴义》十卷,程仲贤《周易参微録》,汪必东《易问大旨》,殷子义《易说》十篇又《读易别记》,陆振奇《易芥》五卷,申锡《三易图说》十卷,顾枢《西畴易稿》六卷,归起先《易闻》十卷,张镜心《易经增注》十卷,来集之《读易隅通》二卷,秦镛《易象图说》二卷。共13条。
    (32)这裹还未通盘计算所有类目中条目的小注,通过比对可知,《千目》、《志稿》中收有同一着者多部作品,而针对这些着者生平等所做的小注,在出现位置上,二书亦颇多差异。
    (33)对此,卢文弨亦言:"黄《志》多不载某年序。"见上古本《千目》第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