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见吴祁骧等《敦煌圈湾汉代烽隧遗址发掘报告》,载吴祁骧、李永良、马建华释校》一书附录,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99、339~344。 (54)《汉书·常慧传》所载略同,可参看。 (55)见崎氏书pp.334~345。 (56)张骞首次西使时,是否也打算招诱大月氏回归故地,固然不得而知,但这种可能性不能排除。盖张骞从匈奴中得脱后,明知大月氏已远徙,不再可能与汉夹击匈奴,仍不辞辛劳往赴阿姆河流域,如果不是为了招诱月氏东归,则很难理解。 (57)见伊濑仙太郎注(11)所引书pp.81~83。 (58)至于东西贸易之发展,似应视作西域经营之结果,不能认为是西汉政府的目的,毋宁说是西域诸国与西汉交往的主要目的。参看伊濑氏注(11)所引书pp.81~87。 (59)参看刘光华注(76)所引书pp.155~161。 (60)参看《汉书·陈汤传》。 (61)参看张维华注(47)所引文。 (62)伊漱仙太郎注(11)所引书pp,74~80以为官号均汉所除授,“辅国侯”之“国”指汉。今案:其说未安。 (63)徐松注(36)所引书。 (64)徐松注(36)所引书。 (65)徐松注(36)所引书以为车师都尉国“盖汉置都尉监车师者。”车师后城长国亦汉所置。今案:徐说未必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