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大报告有强烈的现实性,又有厚重的历史感,是当前和今后行动的纲领,又是学习和研究党史的指南。 报告开篇,回顾百年三次历史性巨变,接着讲新阶段五年的历史评价,邓小平理论的历史由来,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报告结束时,特别讲到“史册”:十五大无疑将以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这一点为标志载入史册。从头到尾,通篇结构,有厚重的历史感。各部分的论述,也是“笔端常涉历史”。整个报告展现了深邃的历史眼光,从党史研究的视角来读,这个特点就更加突出。 十五大要求全党,“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各项工作,其中就包括党史研究工作。学习十五大精神,对于党史研究工作者来说,就要努力提高用邓小平理论、用十五大精神来指导党史研究工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 十五大的精神、主题和历史意义 (一)中央已经指出:“十五大精神,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是十五大报告一开头就明确提出的大会主题,也是学习和贯彻十五大报告应当把握的主题。 中央还指出,学习和贯彻十五大报告,“精神状态很重要”。 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不动摇,这就是一种精神状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什么压力,什么风险,都不动摇。在国内外纷纭的议论面前,敢于坚持正确的主张,敢于抵制错误的意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确定的道路。这就是十五大给人们以强烈印象的精神状态。 不是说过“主心骨”吗?不是说过“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和“我自岿然不动”吗?邓小平理论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没有主心骨,在困难、议论、压力、风险面前,难免五心不作主。有了主心骨,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就能“我自岿然不动”。这个“我”就是我们党,就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岿然不动”,就是我们党、就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方向、形象、精神状态的有力表达和生动写照。 十五大报告开头的地方还有一句话,叫做“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也是讲的精神状态。 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是一种状态,一种结果;因循守旧,丧失机遇,是另一种状态,另一种结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种状态,一种结果;本本主义,“两个凡是”,是另一种状态,另一种结果。 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就要体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中,体现在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之中。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因循苟且,墨守陈规,不是也不可能真正高举。 (二)在回顾历史的时候,十五大报告说:“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兴衰成败的大问题。过去我们抓住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也丧失过某些机遇。”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需要史家仔细评说。大而化之地说,抗日战争,我们党抓住了历史机遇,事业得到空前发展;抗战结束,我们党抓住了历史机遇,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建国初期,我们党抓住了历史机遇,建设取得很大成就。从50年代后期开始,20年“左”的错误的耽搁,我们痛失历史机遇,遭到严重挫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