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近20年来,中国的发展经历两大历史关头,这也是十五大报告中说的。在这两大历史关头,都有一个中国向何处去、走什么路和能否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的问题。 一个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面前摆着三条路: 一条是老路,如果按照“两个凡是”的精神状态办事,我们就得继续走老路,即“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的道路,就会继续丧失历史机遇; 一条是邪路,如果从否定“文化大革命”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历史,以至从根本上丧失革命目标,按这样的精神状态办事,我们就会走上历史倒退的大弯路,更谈不到抓住历史机遇; 还有一条是新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领导我们党不走老路,又不走邪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打开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这样,我们党抓住了历史机遇,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大步地前进了。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国际风波严峻考验,中国又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面前还是摆着三条路: 一条是社会主义垮台的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党,走的就是这样的路; 一条是往回走的路,在一些人看来,社会主义垮台似乎是改革开放导致的,坚持社会主义似乎就得回到改革开放以前的路。 邓小平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们党坚决地清醒地拒绝了那条垮台的路,也不往回走老路,没有犹豫,没有停步,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拓的新路不动摇,并且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指引和鼓舞下,“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到现在的十五大,新阶段这五年,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五年。五年的成就展现在许多方面。从坚持方向,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开辟历史新阶段这样的高度来总结,这就是十五大报告对这五年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的地位的评价。 (三)邓小平逝世,领导我们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的伟大人物不在了,中国向何处去,我们党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 在这个重大历史关头,后继的人们怎样确定自己的方向,怎样沿着邓小平指引的道路继续前进?这是需要由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党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向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郑重地作出回答的问题。 在国际上,注意中国发展的各种各样的人们,也都在观察邓小平逝世后中国的走向,有些人担心,有些人则希望中国转向。 十五大坚定地明确地向全党,向全国人民,也向全世界回答了中国的走向:坚持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邓小平理论指引的方向不动摇,并且要求:“现在全党一定要高度自觉,牢牢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迈出新的步伐。” 在邓小平逝世后,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就是十五大的精神,这就是十五大的主题,这就是十五大的历史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