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近代中国金融活动中的中外合办银行(一)(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研究》 汪敬虞 参加讨论

众所周知,道胜银行是沙俄遏制日本、扩张自己在中国东北势力的得力工具。它因缘甲午战后中国政府的第一笔巨额借款--1 亿金卢布的俄法借款而成立,又一手促成中东铁路计划的实现。所有这些计谋都是在“中俄合办”的盖头下得以顺利进行。首先在1896年9月2日,中俄双方签订“银行合同”规定:“中国政府以库平银五百万两与华俄道胜银行伙作生意”(注: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以下简称《旧约章》)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671页。),把一个略加伪装的俄国财政部分支机构(注:Baron Rosen:Forty Years of Diplomacy, New York, 1922, Vol. I, p. 198.)打扮成“伙作生意”、“赔赚照股摊认”的商业公司。然后不过一个星期,在9月8日双方签订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中,“应照俄国铁路公司成规一律办理”、即完全在俄国势力控制下的中东铁路,在中俄合办道胜银行承办的名义下,也变成了一条中俄合办的铁路(注:《旧约章》第1册,第672页。)。也就是从一个有名无实的所谓合办银行衍生出了一个名实完全不符的合办铁路公司。从这里可以看出合办妙用的极致。
    与“银行合同”配套的“银行章程”,具体规定了这家合办银行所要独办的“业务”。一是经理中国国库,包括代收中国政府各种税收,代理政府公债的发行,代付政府公债的利息,也就是插手中国政府的财政收支。二是铸造中国政府许可的货币,发行两、元、镑及其他货币之兑换券,也就是操纵中国的货币金融。三是经营与地方及国库有关系的企业,特别是中国境内铁路和电线的敷设,也就是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注:W. W. Rockhill: TreatiesandConventionswithorConcerning China,1894-1904,Washington, 1904,p. 207.)。财政金融、经济命脉,兼而有之,一揽无遗。
    这家银行的资本并不算雄厚。它的创办资本除了有名无实的中国股本以外(注:中国股本系由俄法借款中扣拨。),本身不过600万卢布,折合英镑不及百万。 在当时外国在华银行中,它只能算是一家中等银行,但是它在中国的分支机构,都高居各国在华银行之首。 它的总行设在圣彼得堡, 在其成立的次年(1896年),分支机构即相继进入上海、汉口、牛庄、天津,其后两年,又扩大到芝罘、哈尔滨、旅顺、大连以至北京。进入20世纪,该行扩展进程更趋加速,1900年在宽城子、喀什噶尔、齐齐哈尔、吉林、长辛店、宁古塔,1901年在乌里雅苏台、库伦、张家口、铁岭、海拉尔、香港先后设立分支机构(注:据Rosemary Quested:The Russo-Chinese Bank: AMulti-National Financial Base of Tsarism in China, Birminghan, 1976, pp. 33, 54;另据Herald, 1896年3月13日、1897年2月5日、1898 年9月5日、1900年1月10日、1900年11月7日、1900年11月14日、 1903 年7月17日;Diplomatic and Consular Reports on Trade and Finance, China, 1897, 芝罘,p. 9;《申报》1896年12月8日;《银行周报》第1卷第12期,第12页等加以补充修正。)。其后各年,这些机构多有调整变动,到1926年停业清理时,仍有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大连、长春、海拉尔、哈尔滨、汉口、喀什噶尔、宁远、满洲里、牛庄、乌鲁木齐等处分支机构(注:据寿充一、寿乐英编《外商银行在中国》第48页之记载。)。
    附带指出:道胜银行在俄国本土也设有分支机构,但是它们的业务,除和中国有关者外,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例如海参崴的分行,只允许周转“和东亚直接交易的货物的买卖”(注:Quested, Ibid, p. 29.),其它一概不许。这里所谓“东亚”,就是中国的泛指。这说明它的目标非常集中,焦点就是整个中国。
    道胜银行在中国进展顺利,得力于沙俄政府采取的双管齐下的策略:一是在国际上拉拢友邦以为后援;一是在中国内部拉拢重臣以为内应。
    甲午战争结束后,在对华贷款的争夺中,俄国联合法国抢先一步,赢得1亿卢布的第一笔巨额借款。应俄、 法借款需要而成立的道胜银行,是两国银行资本家取得进一步联合的标志。在道胜银行的600 万卢布的发起资本中,有5/8是由巴黎的银行家认购的。实际上,法国资本中又掺合了比利时的资本,而其余的3/8 也主要来自德国贴现公司(Diskonto-Gesellschaft)的子公司圣彼得堡国际银行(St.PetersburgInternational Bank)(注:Quested, Ibid, p. 3.)。 这充分体现了道胜银行背后的广泛国际支援。特别是法国,不但投入银行所需的大部分资本,而且进行其他方面的支援。试举一例:道胜银行上海分行的行址,就是前“法兰西银行”(Comptoir Nationale d'Escompte de Paris)的“原底”(注:《申报》1899年1月10日;Herald, 1902年10月29日,p.916。)。由此可见法俄关系密切之一斑。
    在拉拢中国政府重臣以为内应方面,目标是以李鸿章为首的一批官僚,手段则是赤裸裸的贿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