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勤苦乐迷”,毕生精力献清史(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文化研究》 迟云飞 参加讨论

“勤”“苦”“乐”“迷”:勤奋是成才之路
    迟云飞:我是您一个不太成器的学生,现在带博士生、硕士生,常感到自己学识不足,我就常举您以及其他老一辈史家为例,让他们向“师爷爷”学习。如何成就学问,您能给这些年轻人什么建议吗?
    戴逸: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勤奋。我相信做学问没有捷径,“勤”字最为重要。从我治学的经历说,我觉得有四个境界:那就是“勤”、“苦”、“乐”、“迷”。这四个境界贯通串联,循环往复,筑起一条成才之路。
    先说“勤”。古今中外学问有成的都是勤奋努力的人。“业精于勤荒于嬉”是不朽的格言,要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写作。我们不能否认天赋的作用,但天赋决非主要的因素,坚持不懈勤奋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仲永儿童时聪明颖悟,天赋过人,但没有后天的培养,没有主观上的勤奋努力,长大以后只是庸碌无成。王安石为此而惋惜,感到后天努力的重要。仅有天分而没有勤奋不可能成才,而天赋平常若能勤奋努力,也可以在专业领域做出贡献。
    二是“苦”。勤奋就会带来辛苦。苦是为了克服困难,努力以赴。书读不完、读不懂,问题想不通,文章写不好,都会苦恼、苦闷。别人去休息、娱乐,你却必须挤时间学习、研究、写作。别人能更多地和朋友交往酬酢,或者照料家务、教育子女,你却没有富余的时间。为了事业,你必须做出牺牲,很少娱乐,很少休息,有时候会非常疲倦。我想每一位勤奋工作、勤奋研究的人都会有这种经历,都会有“自找苦吃”的感受。必须忍受种种艰苦、寂寞,自我克制,坚持到底,做出牺牲,否则就搞不成学问。
    三是“乐”。乐与苦是一对矛盾,相互联系,相反相成。搞学问固然是苦,但苦中也有乐,苦尽会有甘来。长年读书,讽诵不辍,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读历史,你可以和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对话,与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政治家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也关注他们在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时做出的思考和抉择,其中的乐趣是不读书不做研究的人体验不到的。当研究工作有所突破有所进展时,更会得到最大的愉快和欢乐,足以补偿你忍受过的痛苦。要能够苦中作乐,以苦为乐,并努力去寻求多日苦思不解、一旦豁然贯通的苦后之乐。不能吃苦不肯吃苦的人当然成不了才,而在勤苦治学中寻求不到乐趣的人也成不了才。别人在娱乐觉得你孜孜苦读是苦事,而你却自得其乐,乐在其中,因为你觉得读书研究,比其他娱乐活动有更大的乐趣。
    四是“迷”。乐到极处,就会进入“迷”的境界。生活中常有球迷、棋迷、戏迷、歌迷、影迷,读书、做研究也有许多入迷的人。有成就的学者对自己的专业具有深厚的感情,甚至达到废寝忘食、朝思暮想的程度,就像《诗经》中说的“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全部的心思都专注在学问上,其他事情上则心不在焉。这样年深日久,自然在知识积累、学术成就上超过别人,成为专业上出色的人。
    “勤”“苦”“乐”“迷”四个字,构成四种境界,研究工作者从“勤”到“苦”到“乐”到“迷”,贯通串联,依次进入这四种境界,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其中“勤”是最主要的,其他是派生的。“勤”是主体的投入,“苦”“乐”“迷”是投入后主体的感受,这种感受可以促使主体更加投入。从“勤”到“苦”到“乐”到“迷”,入迷之后你会更加执着追求,更加勤奋努力,就又回到“勤”字,但这时的“勤”是自觉自愿的,不是勉强的,这样,研究者就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成才之路。从自身持久地产生前进的动力,从此勤奋不懈,不断前进,直至达到目标。
    迟云飞:在开始做研究时,有什么是应该避免的吗?
    戴逸:一是懒惰。不好读书,晃晃悠悠,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样的人在学术事业上很难取得什么成就。
    二是立志不高。虽然也在读书、研究,但对自己要求不严、立志不高,只求达到一般水平,怕艰苦、怕困难、甘居中游。古人说:“志乎上者,仅得乎中。”志向远大的人如努力不够,只能得到中等成就。志向不高的人,又不努力,很容易松弛下来,恐怕只能得到下等成绩。
    三是爱好太多,分散精力。一个人可以也应当有正当的爱好,运动、音乐、戏曲、垂钓等,以调剂紧张的生活,但爱好太多,精力分散,就不能专心致志于专业,可能一事无成。
    四是名利心重,别有追求。学术是苦差事,也是穷差事,没有高官厚禄,没有权力财富。只有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有较高的精神境界,才能安心做学问。一面读书研究,一面却想念着做官、经商和捞取外快,这样就安心不下来,做不好学问。
    总之,做学问就是要“勤”,不怕苦,甘于寂寞。就像马克思所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那些不畏劳苦,在陡峭山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