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卜弥格与明清之际中学的西传(10)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史研究》 张振辉 参加讨论

注释
    ① 瞿安德(1613-1651),德国传教士,1627年入耶稣会,1646年赴中国,曾与南明诸王共患难,给永历皇帝的嫡母、生母、外祖母和永历的皇后受过洗。在永历的抗清斗争中,帮助永历向澳门的葡萄牙人求援,后在1651年12月12日死于清兵之手。庞天寿曾命人找到了他的尸体,将其葬于被害之地。
    ② 这是随同卜弥格去欧洲后又返回亚洲的中国旅伴。我们不知道他原来的中文名字,后来欧洲各国研究卜弥格的学者留下了各种不同的拼音文字的音译,这里的中文名称和拉丁语的拼音是卡伊丹斯基先生提供的。
    ③ 即雅加达,张振辉注。
    ④ 以上介绍的是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先生提供的史料,经他同意能够公开发表。法国汉学家沙布烈(Robert Chabrie)在他撰写的《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中曾引用雷慕莎的话说:“后来柏应理神甫不知用何种方法将此本从Cleyer手中夺回,而在1686年刊布《医钥》新版,而将原撰人名补入。”沙布烈又说:“其引起诸考据家之注意者,即在此《医钥》一书。曾译为欧洲数种语言,在数地刊行。有一法文译本,题曰《中国医术秘诀即在脉搏之完全认识者》,据称此本由一大有功能的法国人自广州寄来。然则即从卜弥格之拉丁文本转译,抑迳由汉文直译?总之,此本于1671年在Grenoble城出版,已在柏应理于1686年刊布的《医钥》之先矣。此外意大利文译有《脉书》一部,1676年在米兰出版,又有英文译本一部,1707年在伦敦出版。”见沙布烈撰,冯承钧译《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传》,上海,商务印书馆,1941年,第117、118页。
    ⑤ 雷慕莎认为有这个意大利文本,但它是在1652年刊印的。伯希和说根本没有这个意大利文本,卡伊丹斯基先生说《报告》的全名是《在中国的波兰耶稣会的卜弥格神父1653年在罗马发表的一个关于基督教在那个国家的状况的报告》,简称《报告》。
    ⑥ 其中除了上述卜弥格论述中国各个方面的著作外,还有三篇分别介绍他第一次来中国途经东非,他代表永历朝廷出使罗马途中和他第二次来中国途经暹罗的见闻的报导:《卜弥格神父来自莫桑比克关于卡弗尔国的报道,1644年1月11日》、《卜弥格从中国去欧洲旅行的报告》和《卜弥格神父在泰国给总会长的报告,1658》以及他最后来到越南的河内写的《卜弥格从东京寄给托斯卡拉大公爵的一封信,1658年11月20日》。
    ⑦ 卜弥格在《中国事物概述》中说:“这个有这么多人口的帝国有十五个王国或省,它们的名称是:北京、南京、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四川、贵州、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广和云南……最大的城市中国话叫府,全中国有一百六十个府,其中有十五个是省会。北京省的顺天府有二十万户,也就是里甲……还有二百三十四座大一点的城市叫州,每个州一般有一万里甲,也就是十万人。那些有城墙围着的称为县的城市有一千一百一十六座,每个县有约六千户。”(转译自卡伊丹斯基给笔者提供的《中国事物概述》波兰文翻译的打字稿,第5、6页。)我们可以将卜弥格这里说的中国当时行省的划分和府、州、县的数目与《明史》记载加以对照。《明史·地理志一》:“终明之世,为直隶者二:曰京师,曰南京。为布政使司者有十三:曰山东,曰山西,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湖广,曰浙江,曰江西,曰福建,曰广东,曰广西,曰云南,曰贵州。其分统之府百有四十,州百九十有三,县千一百三十有八。”见《明史》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882页。
    ⑧ “明太祖改设里甲。元代的都合并为里。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其中十户为里长,推选丁粮多者十人充任。里以下每十户为一甲,设甲首一人。”见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八),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3页。
    ⑨ 罗明坚(1543-1607),意大利传教士,1580年来华,1607年5月11日殁于月萨莱诺。
    ⑩ 曾德昭(1585-1658),葡萄牙耶稣会神父,1613来华。
    (11) 金尼阁(1577-1628),法国耶稣会神父,1610年来华。
    (12) 转译自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先生给笔者提供的《中国事物概述》波兰文翻译的打字稿第4-5页。《中学西传的伟大先驱》这篇文章中引用的卜弥格著作的所有波兰文翻译的打字稿都是译者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先生在和笔者一起编《卜弥格文集》的中文版时提供的,笔者对他无私地提供和允许将它们转译成汉文表示衷心的感谢。
    (13) 根据葛剑雄、曹树基的统计:明“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人口总数大约为7270万。”“加上台湾、西藏两地的人口,崇祯三年的中国人口达到了约19250万,较之洪武二十六年(1393)的中国人口增加了1.65倍,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百分之4.1。”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4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47、281页,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