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秦汉的边防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边固防、抵御外敌入侵和确保边防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北部边防是秦汉北部的重要门户和边防建设的重点。这里说的“北部”指中国西北面、北面、东北面,“边防”指西自敦煌东至辽东沿长城一线之内外的边疆地区的安全防务,涉及北边22郡[1]。秦汉加强北部边防建设的主要举措有重兵设防,增强边防军事力量建设;建城筑堡,注重边防军事设施建设;移民屯垦,强化边防经济建设;精器锐卒,重视边防防御能力建设;恩威并用,加强边防和谐社会建设。秦汉北部边防建设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建章立制,依法建设边防;二是财政投入力度大,用足够的资金建设边防。秦汉北部边防建设,保障了北部边防的军事安全和治安稳定,巩固与维护了中原内腹地区的政局安定,促进了北边地区的经济开发,加速了民族融合,对今天加强中国特色边防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一、重兵设防:秦汉边防军事力量建设 秦汉北部边防线漫长,接壤的民族和地区众多,内忧外患并存,驻军担负的御外稳内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必须保持强大军事力量,才能打赢局部战争和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重兵设防是边防军事安全和治安稳定的保障。秦汉王朝非常重视边防军队力量建设,派重兵驻防北边,主要有边郡兵、将屯兵、屯田兵和民族兵等,形成了比较强大的边防军事力量,充分发挥军队的边防保卫安全功能。 秦汉北部边郡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军事需要高于一切,边郡太守的治兵职责重于治民,也重于内地边郡,他们一般亲自领兵巡察边境,或率兵出征,卫宏《汉旧仪》称:“边郡太守各将万骑,行障塞烽火,追虏。”[2]边郡兵以边郡太守和各部都尉为首领,下属的文武官员有长史、司马、候等,长史“掌兵马”。千人与司马应为屯步兵骑兵的首长,而千人所辖有骑兵[3]。郡兵分部设都尉统领,称部都尉。陈梦家先生根据《汉书》、《史记》、《后汉书》、《封泥考略》、《居延汉简》等文献相互印证研究统计表明:西汉共计45个部都尉,分布在27个边郡。部都尉的设置视郡的大小或战事的频繁与否而定,每郡设置情况各不相同,或一个部都尉,如武威郡置有北部都尉;或两个,如上谷郡、辽东郡有西部和东部都尉;有的郡则设置有3个,如酒泉郡、辽西郡、定襄郡有北部、东部和西部都尉;有的置有4个,如敦煌郡、五原郡;最多者张掖郡多达8个,大部分边郡置有2个或3个都尉[4]。在各部都尉防区内,边郡兵经常集中出屯,主要职责为谨候望、通烽火、备盗贼,就是担负烽燧候望的警戒任务,且随时参加作战,“虽有长爵不轻得复,五尺以上不轻得息,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5](卷四十八《贾谊传》)。从掌管一郡最高军事权力的太守到负责某一烽燧的基层哨官,层层隶属,构成边防候望系统。西汉边郡的常备兵,一般为每郡万人左右,共计边郡兵24万~25万人左右。东汉的常备兵力也有20多万,《后汉书·西羌传》载,虞诩对任尚说,“使君频奉国命讨逐寇贼,三州①屯兵二十余万人”[6]。西汉淮南王英布反,刘邦乃发上郡、北地郡、陇西郡车骑,巴郡、蜀郡材官及中尉卒3万人为皇太子卫,驻军霸上。据《汉书·成帝纪》载,鸿嘉四年(前17年)“冬,广汉郑躬等党与浸广,犯历四县,众且万人。拜河东都尉赵护为广汉太守,发郡中及蜀郡合二万人击之”。这是广汉太守征发本郡和蜀郡兵共2万人平定叛乱。 秦汉驻屯兵是临时从中央和内郡征调而来,其组织编制与中央兵和内郡兵一样。从现有的材料看,可分为屯田兵和将屯兵。屯田兵是指“以兵营田”、且耕且守的武装力量,主要任务是在边塞屯田区从事农田耕作,由农都尉、护田校尉、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等管理。西汉军屯得以推广,北部的朔方、五原、北地郡有军屯;河西走廊之令居、番和、居延、敦煌、酒泉、武威有军屯;西域之轮台、渠犁、伊循、车师、赤谷有军屯;河湟、陇西等地也有军屯。所谓:“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谷。”[7](卷三十八《百官志》)屯田兵不仅分布地区广,而且规模很大,大约有3万人,极盛时曾达“六十万人”[8](卷三十《平准书》)。将屯兵,由中央派将率领,屯驻于边郡的防御作战部队。西汉时以将军领兵临时屯驻为主,《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记载,昭帝时,“迁中郎将,将屯上谷”,宣帝时,匈奴发10万骑欲入为寇,汉廷“遣充国将四万骑屯缘边九郡”。师古注:“九郡者,五原、朔方、云中、代郡、雁门、定襄、北平、上谷、渔阳也。四万骑分屯之。而充国总统领之。”东汉时以将军领兵长期屯驻边防为主,《文献通考·兵考》云:“于是北胡有变,则置度辽营……羌犯三辅,则置长安、雍二尉;鲜卑寇居庸,则置渔阳营……置屯多矣。”主要有:黎阳营,驻黎阳(今河南浚县东),主要任务是加强北部边境防务;雍营,驻雍(今陕西凤翔南),主要任务是加强西北边境防务;渔阳(今北京怀柔)营兵,主要加强东北边境防务,防御鲜卑贵族的侵扰。还有使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等统率的边防驻军。将屯兵2万~3万人,都是边郡“屯列坐食之兵”[7](卷六十五《皇甫规列传》)。 秦汉民族兵,就是少数民族军队。领导少数民族军队的有属国都尉和将校,分别称为属国兵和将校兵。一是由属国都尉领导的民族兵,属国“主蛮夷降者”,就是管理投降的少数民族,带领民族兵。西汉在北部边防线上主要设有7个属国:安定(治天水勇士县,今甘肃榆中东北)、天水(安定三水县,今宁夏固原北)、上郡(龟兹县,今陕西榆林县北)、西河(美稷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纳林)、五原(莆泽县,约今内蒙古杭锦旗境内)、张掖、金城属国都尉。东汉时期,除保留西汉的部分属国外,在北部边防线还增设了居延、辽东、辽西、酒泉、涿郡等属国,安置匈奴、龟兹、羌等族降者,派属国都尉加以管理。西汉属国兵大概有3.3万人以上,东汉属国兵力可能超过21万[9]。属国兵屯驻军事要地,平时为中原王朝侦察边塞敌情,协助中原王朝守边,根据需要随时协同汉军作战,开赴边防,或镇压内乱。《盐铁论·诛秦篇》载:“置五属国以拒胡,则长城之内,河山之外,罕被寇。”说明属国兵在西汉边防上的重要作用。二是将校兵,是由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使匈奴中郎将、度辽将军、护乌桓校尉等将校领导的民族兵,屯驻要塞,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定。汉代为管理附汉的南单于及属下,在西河美稷“南单于庭”处,置“使匈奴中郎将府”;为抵御北匈奴来犯、安置北匈奴降者及防止南匈奴叛者北逃,在五原曼柏置“度辽将军营”;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大人郝旦等降,在上谷宁城(今河北万全县)复置护乌桓校尉,“并领鲜卑”。民族兵,在汉边防武装力量中占有突出地位[10]。 黄今言先生认为,“综观整个秦汉时期,边防兵力部署随一定时期边防政策及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战时,由于军事需要,边防兵力较盛,如秦始皇时有边兵80万左右;汉武时边防征兵最高额也达80万~90万左右;王莽时达50万左右。而在平时,边防兵则相对较少,如汉初、昭、宣时期;东汉时期,边兵一般在20万~30万左右,约占全国兵力30%左右”[6]。而实际上,北部边防兵要超过黄先生的估计,汉武帝时,一次出兵匈奴就达21.5万,“汉使贰师将军六万骑、步兵七万,出朔方;强弩都尉路博德将万余人,与贰师会,游击将军说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因杅将军敖将骑万,步兵三万人,出雁门”[5](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六十四上》)。汉武帝一次派往边防的驻军就有18万,“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8](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