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北部边防建设(7)
原文参考文献: [1]肖瑞玲.秦汉对北部边郡的开发[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4). [2]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旧仪[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宋超.汉匈战争与北边郡守尉[J].南都学坛,2005,(3). [4]陈梦家.汉简缀述[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6]黄今言,陈晓鸣.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1). [7]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9]江娜.汉代属国兵数量问题浅析[J].史学月刊,2012,(6). [10]王子今.两汉军队中的“胡骑”[J].中国史研究,2007,(3). [11]刘安,著.顾迁,译注.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2]刘光华.西汉西北边塞[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3]王子今.秦汉长城与北边交通[J].历史研究,1988,(6). [14]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J].文物,1975,(10). [15]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16]蔡邕.蔡中郎集·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M].四库备要本. [17]朱绍侯.从居延汉简看汉代民爵八级的政治地位[J].南都学坛,2012,(4). [18]董仲舒,著.苏舆,注.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卷7[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9]劳干.从汉简所见之边郡制度[J].“史语所”集刊,第8本2分册. [20]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居延汉简释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21]胡平生.居延汉简中的“功”与“劳”[J].文物,1995,(4). [22]朱绍侯.军劲爵制考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3]大通上孙家寨汉简整理小组.大通上孙家寨汉简释文[J].文物,1982,(2). [24]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编.敦煌酥油土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的木简[A].汉简研究文集[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25]张忠炜.汉科研究[J].南都学坛,2012,(3). [26]初师宾.汉边塞守御器备考略[A].汉简研究文集[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27]特日格乐.浅谈汉代边郡候望体系[A].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秦汉史论丛:第十辑[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28]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文化部古文献研究室,等.居延新简--甲渠候官与第四燧[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29]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30]龚留柱.关于秦汉骑兵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1990,(2). [31]黄今言.汉代军法论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4). [32]李方.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有关汉代边防的法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2).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