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北部边防建设(4)
三、移民屯垦:秦汉边防经济建设 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为增加人口、发展经济、就地筹措军需物资,实施移民实边、积粟输边、军队屯边的移民屯垦政策。“开始了以移民屯垦为中心的全方位经济开发,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轨道。”[1]以增强边防经济实力。 (一)移民实边 在边塞屯田既解决了军费问题,又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秦汉统治者以“赐高爵,复其身”的优厚待遇,并解决衣食住行,嫁夫娶妻,使移民久安边塞,一面种田,一面训练,保卫边关。 秦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戍以充之”[5](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六十四上),又“迁北河榆中三万家,拜爵一级”[8](卷六《秦始皇本纪》),即迁内地三万户到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北)、榆中(今河套东北)实边垦殖,给予拜爵一级的奖励。晁错在《募民徙塞下疏》中向文帝提出徙民实边的建议,他说:“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俘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他提出在边塞“要害之处,通川之道”,建立城邑,安置移民“毋下千家”,给徙边的移民提供“先为室屋,具田器”、免其罪、“赐高爵”、免除赋役、“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政策,鼓励移民边塞。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募民塞下”,开始“徙民实边”,增加边防人口,增强边防经济实力,保家卫国。到武帝时,大规模拓边,夺取了“河南地”、河西走廊,匈奴远遁,初置四郡,不断加强边防防备,移民实边,“徙关东贫民处所夺匈奴河南地新秦中以实之”、“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西北),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5](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六十四上》)“募民徙朔方十万口”[5](卷六《武帝纪》)、“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8](卷三十《平准书》)、对河西地区也“稍发徙民以充实之”[5](卷九十六上《西域传》)、“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5](卷六《武帝纪》)。东汉初,马援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主营屯田,安置流亡汉人十余万。《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载:“复建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殖谷富边,省委输之役。”“后金城长史上官鸿上开置归义、建威屯田二十七部,侯霸复上置东西邯屯田五部,增留、逢二部。”“以湟中地广,更增置屯田五部。”顺帝时在西河、北地、上郡等地屯田,“省内郡费岁一亿计”。 (二)积粟输边 贾谊在给汉文帝上《积贮疏》时强调:“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国有积贮,就是国家富足“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若国无积贮,就是国家不富足,“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这就是国富才能兵强的道理。而要使国家富足,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经济,“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晁错在向文帝上《贵粟疏》时也强调了“守边备塞,劝农为本”,提出“贵粟”与“务农”是加强边防力量的经济基础,具体方法是“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令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人”。通过“入粟拜爵”“车骑马复卒”的激励手段,鼓励务农积谷,达到积粟实边、加强边防经济基础、增强边防实力的目的。这些通过富国以实现强边的措施被文帝采纳实施,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有助于加强边防的防御力量,而且对安定社会秩序也是有利的。 (三)军队屯田 秦汉军队屯田是部队在北郡边防线开展农业生产,就地筹粮,减省转输之费,从而增强边防战备的经济力量。汉武帝时期,自敦煌至辽东,在建塞城、起亭隧的同时,均“设屯戍以守之”,实行军队屯田,“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8](卷三十《平准书》)。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仍“发习战射士诣朔方,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5](卷七《昭帝纪》)。王莽时,“乃以(赵)并为宜禾将军,发戍卒屯田北假,以助军粮”[5](卷九十九《王莽传》)。最著名的军屯当属赵充国率部戍守金城向宣帝建议屯田,他在《屯田奏》中提出了军屯的十二条好处。据《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载,赵充国对军屯的作用从理论上做了全面、深入的论述,认为开展军屯“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御之备”,是对敌威德并行,一举两得,不仅可以节省军费,减少徭役,而且可以保护当地居民的生产,有助于加强边防力量。于是,他说:“愿罢骑兵,留驰刑应募,及淮阳、汝南部兵与吏士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分屯要害处……田事出,赋人二十亩。”汉代军屯作为战区后勤支援制度,不仅“兴了边、富了民”,解决了边防部队急需的粮食等物资,促进了北边经济发展,而且增强了北边防卫力量,成为强边固防、抵御外敌入侵、维护稳定的重要威慑力量。 四、精器锐卒:秦汉边防防御能力建设 秦汉边防防御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武器装备精良,这就是“精器”,二是军队技术水平高,这就是“锐卒”。《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载,晁错在向汉文帝言兵事时,非常强调精器锐卒的重要性。他说:“臣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士不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弗及,避难不毕,前击后解,与金鼓之指相失,此不习勒卒之过也,百不当十。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弩不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无矢同;中不能入,与无镞同;此将不省兵之祸也,五不当一。”“士不选练”卒不“锐”,“兵不完利”器不“精”。武器装备始终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人员数量和素质是构成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秦汉重视包括边防部队在内的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特别是提高武器装备的技术性能,加强军事训练,建设精锐之师、无敌之师。 (一)重视马政,发展骑兵 秦汉为适应边防战争的需要,增强北部边防防御能力,十分重视养马业,用马装备军队,发展骑兵。骑兵是当时最先进的部队,是边防军中的精锐部队,在抗击少数民族军队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蔡邕曾指出:“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国家瞻仗。四方有事,未尝不取办于二州也。”[16]这说明幽冀二州的骑兵在全国是有名的,国家边防一旦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由二州来办理。《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第七十七》载:“今虏皆马骑,日行数百,来如风雨,去如绝弦。以步追之,势不相及,所以旷而无功也。为使君计者,莫如罢诸郡兵,各令出钱数千,二十人共市一马,如此,可舍甲胄,驰轻兵,以万骑之众,逐数千之虏,追尾掩截,其道自穷。”这是说对付少数民族的骑兵,只能“舍甲胄,驰轻兵”,才能“追尾掩截,其道自穷”,“便人利事,大功立矣”。 1.鼓励养马 秦汉鼓励养马表现在六个方面。(1)国家在长安附近养马。《汉旧仪》说“天子六厩”“马皆万匹”。在北边、西边设诸牧苑36所,“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5](卷五《景帝纪》)。(2)提高马价。汉武帝元狩五年,“天下马少,平牡马匹二十万”。如淳注曰:“贵平牡马价,欲使人竞蓄马。”由原来的每匹1万至2万钱,定为每匹20万钱,鼓励民间多养雄马。(3)卖爵得马。汉武帝规定:“除千夫、五大夫为吏,不欲者出马。”如淳注曰:“千夫、五大夫不欲为吏官者,令之出马也。”(4)养马免役。“民有车骑马一匹者,复卒三岁”[5](卷二十四《食货志》)(5)官马民养。元鼎四年,“令民得蓄边县,官假母马,三岁而归,及息十一”。李奇曰:“今令民能蓄官母马者,满三岁归之,十母马还官驹,此为息十一也。”就是官府借母马于民,让人们在边防畜牧,三年后归还国家一定数量的幼马。(6)亭养母马。即让封君和官吏按比例出母马,由亭繁息,国家从中征调子马。加强马政建设,使长城沿线出现畜牧业繁盛之局面。《盐铁论·西域篇》载:“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放纵,蓄积布于野。”《汉书·地理志》也载,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水草宜畜牧,故凉州之畜为天下饶”。《玉海》卷148引魏王郎云:“雄卫霍张皇之师,羁兵塞上,厩马有四十万匹。”养殖战马,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