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史家论史 >

近代中国“道”的转化(1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5 《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 罗志田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参见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52页。
    ②参见罗志田《国家目标的外倾——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一个背景》,《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
    ③按“道一而已”语出《孟子》,“道通为一”语出《庄子》,此皆借喻。下文使用的古籍和民国早年的文籍,都尽可能使用后出的标点本,一些标点已略作更易,恕不一一说明。
    ④王国维:《论政学疏稿》(1924年),《王国维全集》第14卷,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⑤按“天不变道亦不变”出自董仲舒的对策,其背景是汉武帝先提出“三王之教,所祖不同,而皆有失”,与一般所说道是“久而不易者”不同。董仲舒显然不同意,故明言“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然因其在反驳皇帝的主张,不得不在尧舜禹“三王之道”的不变和夏殷周“三代之礼”有损益之间,绕着说什么“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三王皆治世,自不必有所损益;而三代之季世则皆无道而为乱世,故需“救弊之政”。实则他先已说了“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则夏殷周之所损益者,非“道”而“具”,故道仍未变。同时他也确实感觉汉代继乱世之后,须有所变,故呼应汉武帝的意思,建议汉当“用夏之忠”(可知三代虽不如三王,也差不太多)。参见《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18—2519页。
    ⑥原文是:“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
    ⑦江瑔曾专门写了《论孟子非拒杨墨、荀子非非思孟游夏》以解释之,参见江瑔著、张京华点校《读子卮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9—55页。
    ⑧后来学术观念转变,章太炎则把《荀子·非十二子》和《韩非子》所说的“儒分为八”作为学术能独立而不调和的正面表征,强调其“虽同在一家者,犹且矜己自贵,不相通融”。参见章太炎《诸子学略说》(1906年),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85—286页。
    ⑨张载:《正蒙·乾称篇》,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5页。
    ⑩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释氏》第8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15页。
    (11)陶希圣:《北大、五四及其应负的责任》,董鼐总编:《学府纪闻:国立北京大学》,台北,南京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41页。
    (1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真宗大中祥符六年》,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53页。
    (13)圭堂居士:《新编佛法大明录·篇终杂记》,转引自杨曾文《佛教与中国历史文化》,金城出版社2013年版,第334页。
    (14)参见陈立胜《王阳明三教之判中的五个向度》,《哲学研究》2013年第3期。本文使用的一些材料,也从此文得到提示。
    (15)王守仁:《寄邹谦之(四)》,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新编本)》第1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19页。
    (16)朱得之编:《稽山承语》,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新编本)》第5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611页。按此条与《明儒学案》第二十五卷“朱近斋先生得之语录”第七条同,唯首句为“道大无名”。《明儒学案》当有所本,不排除后某句起为朱得之本人语,则全段标点需易。
    (17)苏辙:《老子解》,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4页。
    (18)苏辙:《梁武帝》,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第3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94—996页。
    (19)王守仁:《谏迎佛疏(稿具未上)》,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新编本)》第2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13页。
    (20)关于历代论道和道器观,参见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202页。
    (21)朱熹:《答黄道夫》,《朱子全书》第2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5页;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5册,“易十三、易十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70、1935页。
    (22)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中》,仓修良编注:《文史通义新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50—51页。
    (23)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船山全书》第1册,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1027—1028、1026页。
    (24)王夫之:《周易外传·大有》,《船山全书》第1册,第861页。关于王夫之的道器观,参见萧萐父、许苏民《王夫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121页。
    (25)焦竑:《古城答问》,李剑雄点校:《澹园集》,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738页。
    (26)焦竑:《明德堂答问》,《澹园集》,第745页。
    (27)焦竑:《赠吴礼部序》,《澹园集》,第196页。
    (28)焦竑:《同仁书院记》,《澹园集》,第247页。
    (29)当然,天主教也为当时的士人增添了思想资源。如基层儒学的宗教化,天主教就提供了参照。参见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57页。
    (30)后来康有为试图创立孔教,便主要是以摹仿西教来因应西教的冲击,与陶希圣眼中的理学颇为相似。
    (31)夏震武:《孟子讲义》,开封新民社1921年版,第237—238页。
    (32)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1902年),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8—559页。
    (33)窦警凡(士镛):《历朝文学史》(约1906年),出版信息不详,国家图书馆古籍分馆藏本,第2A页。
    (34)在此意义上言,此书名为“文学史”,或亦避“国学”之名的意思,而并非着意于“文学”本身。观其序中所言,一开始就说:“文以明理,文以述事。”而此理此事,皆在于是否守“先王之道”。并强调“国之败,不在财力之贫弱,而由上下之离心;国之胜,不在兵力之盛强,而在士民之协力”。故“知事本于理,理原于文”,则“古今天下”,皆“一文之所维系”(窦警凡:《历朝文学史》,第1A—2A页)。则其意不在说“文学”(更非今人所谓“文学”),不过借其名一用,似亦昭然若揭。
    (35)《燕京零拾》,《申报》,1912年4月8日,第2版。
    (36)严复:《与熊纯如书》(1912年4月19日),《严复集》第3册,第605页。
    (37)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1902年),《严复集》第3册,第560页。
    (38)参见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章。
    (39)王国维:《观堂别集·国学丛刊序》(1912年),《王国维遗书》第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版,第6B页。
    (40)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81—82页。
    (41)曾国藩:《讨粤匪檄》,《曾国藩全集》第14册,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32—233页。
    (42)郭嵩焘:《郭嵩焘日记》(三),1878年1月18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30页。
    (43)《郭嵩焘日记》(三),1878年6月20日,第548—549页。
    (44)谭嗣同:《仁学》,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9、291—293、296—297、367页。
    (45)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第335页。
    (46)参见吴展良《中西最高学理的绾合与冲突:严复“道通为一”说析论》,《台大文史哲学报》第54期,2001年5月。
    (47)大概是指《易·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道……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一段。参见严复《西学门径功用》(1898年),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3页。
    (48)严复:《穆勒〈名学〉按语》(1905年)、《〈老子〉评语》(1905年),王栻主编:《严复集》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51、1075页。
    (49)严复:《天演论》(下),“佛法·案语”(1898),王栻主编:《严复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81页。
    (50)严复:《〈原富〉按语》(1901—1902年),《严复集》第4册,第875页。
    (51)严复:《穆勒〈名学〉按语》(1905年),《严复集》第4册,第1041页。
    (52)严复:《〈天演论〉手稿》(1901—1902年),《严复集》第5册,第1415页。
    (53)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严复集》第1册,第52页。
    (54)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严复集》第1册,第45页。
    (55)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严复集》第1册,第52—53页。
    (56)《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381页。
    (57)参见罗志田《经典的消逝:近代中国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中研院第四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台北,2012年。
    (58)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未完旧稿)》(约1961年),《梁漱溟全集》第7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92—393页。
    (59)傅斯年:《中国学校制度之批评》(1950年),《傅斯年全集》第6册,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93页。按傅先生自注曰:“可看欧阳修《本论》。”应是指《本论》中篇“佛所以为吾患者,乘其阙废之时而来”的基本论旨。
    (60)苏轼:《东坡易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版,第60页。
    (61)“在传统中变”(change within the tradition)这个术语借用自E.A.Kracke,Jr.,"Sung Society:Change within Tradition," Far Eastern Quarterly,Vol.14,No.4(1955),pp.479—488。
    (62)王夫之:《周易外传·杂卦》,《船山全书》第1册,第1111—1112页。
    (63)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船山全书》第1册,第1028页。
    (64)谭嗣同:《报贝元徵》(1895年),《谭嗣同全集(增订本)》,第200页。
    (65)谭嗣同:《报贝元徵》(1895年),《谭嗣同全集(增订本)》,第196—199页。按谭嗣同其实一直在维护圣人之道,但既然器是体而道为用,又有“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第337页]的判断,中国早已不能“尽之于器”,自然也就长期处于失道的状态之中。
    (66)参见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严复集》第1册,第43—44页。
    (67)朱得之编:《稽山承语》,《王阳明全集(新编本)》第5册,第1611页(按据《明儒学案》,此为朱得之语)。
    (68)参见罗志田《学战: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竞争》,《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三民书局2011年版,第124—152页。
    (69)参见罗志田《国家目标的外倾——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一个背景》,《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4期。
    (70)此承赵妍杰博士提示。
    (71)胡适很早就曾说过,中国当“取他人所长,补我所不足;折衷新旧,贯通东西,以成一新中国之新文明”,则终有“与世界各国并驾齐驱之一日”。胡适:《非留学篇》(1914年),周质平主编:《胡适早年文存》,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377页。
    (72)关于“重访”,参见王汎森《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6页。
    (73)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6页。
    (74)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1935年6月),《胡适全集》(4),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84—587页。
    (75)那些主张全盘西化的,其实可能更相信传统的力量(虽更多从负面的惰性着眼);那些试图维护中国本位文化的,反有些自信不足,似乎再不做有形的提倡,传统便可能在无形中消逝。
    (76)本段与下两段,参见傅斯年《中国学校制度之批评》(1950年),《傅斯年全集》第6册,第119—126页。
    (77)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严复集》第1册,第43—44页。
    (78)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1930年),《梁漱溟全集》第5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3—284页。
    (79)庚子后光绪帝发布谕旨说:“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只要三纲五常不变,具体治法皆“不妨如琴瑟之改弦”(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14页)。就是常经不易而治法可变的典型表述。
    (80)一些初步的看法,参见罗志田《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上中下)》,《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3期、第6期,2013年第6期。
    (81)陈黻宸:《中国哲学史》(1916年),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上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15—416页。
    (82)江瑔著,张京华点校:《读子卮言》,第3页。
    (83)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页。
    (8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4、272—273页。
    (85)刘咸炘:《浅书续录·教法浅论》,《推十书》,成都古籍书店1996年影印版,第2348页。
    (86)杜定友:《校雠新义》上册,中华书局1930年版,第45A—46A页。
    (87)《庄子·天下》明确了“百家”与“众技”同类,虽“皆有所长,时有所用”,但都属于“不该不遍,一曲之士”的范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