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闻黎明:西南联合大学的中国青年远征军(7)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日本侵华史研究》(南京 闻黎明 参加讨论

    战场的严峻形势,使青年人对国家的责任再次凸显,加之教授会站在国家利益上对待国内矛盾的立场,和政府当局迅速表示完全采纳的态度,促成了全校史无前例的从军热潮。报载:西南联大从军征集委员会以突击方式发动全校学生从军登记,“一日间之成绩,超过以前两周中登记人数之五倍”。郑华炽、陈雪屏教授自晨至晚,办理登记9小时,郑天挺教授“每隔半小时发出一张从军号外”。学生方面也张贴出壁报,为青年从军助威呐喊。12月3日,西南联大报名参加青年远征军者共187人,内中包括教授3人,助教2人,职员36人。(39)一些人还用对联表现从军志向,李杏村的“投笔从戎,不让班生专美于前;闻鸡起舞,岂容祖士英名无后”,受到经济系教授赵迺摶的称道。一位姓竺的教师亦写诗赠予机械系邵长兴,诗曰:“邵子从军飞印度,万里长风快如何;兴邦乃是英雄志,胜利何妨再读书”。(40)学校领导的子女在报名中为人们做出了表率,梅贻琦的独子,1942年入机械工程学系的梅祖彦,此前已担任了美军译员;四个女儿中,除了长女出嫁,四女尚幼外,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次女、三女都在这次从军运动中报了名。(41)他们的带头作用,不仅当时成为学校佳话,而且流传至今,一再被世人提及。
    西南联大从军报名的成绩令人振奋。1945年1月3日,梅贻琦在校务会议报告报名情况时说:“本校学生报名参加知识青年志愿从军者共318人,其中有因年岁不足或投考空军及译训班者共40余人应减除外,计检查体格合格者246人”。(42)不久,又有一些学生参加体检,使全校身体合格者达到266人。这些人,全部参加了军队,除75人或加入空军,或担任译员,或赴渝参加政训(按规定这些人亦列入这次从军运动范围),另有13名女青年待命入营外,其余178人进入昆明北校场军营,成为二○七师的士兵。(43)前文已述,西南联大在这次从军运动中的征额为100人,而学校实际从军人数为266人,大大超过了这一配额。为此,云南《民国日报》特发表专题社论,称该校澎湃汹涌的从军潮“是西南联大的光荣”,“真不辜负社会的殷望与推崇”,希望其他学校也如联大一样,“造出照耀全国的成绩”,“共享这个无上的光荣”。(44)
    响应国民政府发出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西南联大八年历史上规模最广泛的从军运动。回顾这段历史,可以看出两个特点。其一,从学生方面说,大家认识到加强抗战与加强团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青年人投身抗战义不容辞,但必须服从最高利益。就青年远征军而言,正如他们入伍后在一次辩论中所得之结论:“青年远征军是国家的军队,绝对不应该属于任何人或任何党。”这种信念,是同学们加入青年远征军的思想基础。其二,从学校方面说,在动员过程中既不放弃教育手段,也不回避现存矛盾,而是理解学生们愿望,认同他们的理念,满足他们的要求。事实证明,正是动员方与被动员方的这种态度,保护了同学们的利益,促进了他们的报名积极性,使这次知识青年远征军征集工作得以圆满完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