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现代史 >

广州官产投变事件中革命政府与地方社会*(11)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历史研究》2014年第4期 沈成飞 参加讨论

    
    五、简短结语
    投变广州官产是大元帅府于非常时期实施的非常举措,这项举措影响颇大。它不仅让革命政府形象受损,甚至对孙中山、孙科之个人形象也有不良影响;官产投变还影响了社会心理对革命政府之认同,亦导致广州地方社会建设事业长期未有进展,市民因城市破败而离心;它还成为地方强势商民鼓动舆论反对政府之藉口。然而不争的事实是,投变官产收入确为孙中山大元帅府的存在及其革命事业,尤其是军事斗争的进行,提供了重要的财政支撑。当年大元帅府讨沈征陈战事若军费无着,其军队即可能溃散,而“军事一败,大局便崩”。①可见投变官产之收入对于革命政府保住这块中国革命的根据地,乃至孙中山晚年的革命大业是异常重要的。广州民众为此作出了很大牺牲和贡献,但就近现代中国革命之进程和国家统一之大局而言,广州市政厅投变官产之举措顺应了历史大势,具有进步意义。广州市财政局总结这项工作时曾强调,财政局“将全市庙宇、庙尝、庵堂、庵尝收归市有”,之后将“寺院道观划入市产,由是市库收入顿增,而护法事业因以不坠”。②廖仲恺亦谓:“军饷紧急,厉行投变市产以应军糈,该市长负责甚重。”③正是基于这一事实,秦孝仪后来肯定:“哲生先生在广州之筹款、建设,实是贯彻国父北伐的愿望,实际也是赞襄国父晚年统一中国的心志。”④此言当是不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黄季陆等:《研究中山先生的史料与史学》,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85年,第181页。
    ②《广州市财政局年来进行之概况》,《广州市市政公报》第109号,1924年1月1日。
    ③《广东省长廖仲恺呈》(1923年10月12日),《大本营公报》1923年第34号,1923年10月26日。
    ④赖泽涵:《孙科与广州市的近代化(一九二一—一九二七)》,《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8辑,第285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