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高丙中: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论纲


     
    作者简介:高丙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 100871)。
    内容提要:我们对于中国民俗学的时间导向经历了“过去”(遗留物)向“当下”(生活文化)的转变,现在看来,这种认识是不够的,其实中国民俗学一直是“未来”导向的,就像中国的现代学术的总体时间意识是面向未来的一样。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革命、学术生产都是为了在未来有一个理所当然的日常生活,民俗学不是在这个大局之外,而是恰恰一直在这个大局之内寻找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们今天清醒地认识这种历史宿命,继而要把宿命转化为使命,通过学术自觉成全民俗学学科在时间意识上的完整性。
    关 键 词:日常生活/学术自觉/未来意识/民俗学
    标题注释:本文的基本内容曾经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京师社会学讲坛·民俗学系列”的讲座(2016年4月28日)和北京大学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东京大学岩本科研所主办的中日韩会议(“追问现代社会——媒体与日常生活”,2016年9月3日)上发表过,感谢萧放教授、朱霞教授的讲座安排,感谢鞠熙博士、孙英芳和黄阿鸽同学帮助提供记录文本。感谢张举文教授、张士闪教授等学友指出了原文中的一些问题。
    民俗学是关于文化遗留物、关于传统、关于社会记忆的学问——这些论述既是学科的常识,也不断得到新的阐发。似乎“过去”理所当然的是民俗的(本质)属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学界的基本意识是:民俗是过去的,在“现在”只是残存的,注定没有未来。而我在这里要论述的是,民俗在近些年已经在实践中被赋予了“未来”时间,我们可以且应该让“未来”在民俗学里确定一个位置。
    民俗学的时间意识长期是以“过去”为中心的,尤其是在文史研究的取向里。虽然在社会科学取向里,民俗学也有“现在”的时间意识,但是其“现在”意识是研究方法上的,也是选择性的,也是一种不完全的“现在”意识。对于民俗学,“未来”确实比较遥远。而我在这里想做的,是要补足民俗学的时间意识,让中国民俗学是一门时间意识健全的学科,既保有充分的历史意识(“过去”),也有完全的当下意识(“现在”),还有逐渐浓厚的未来意识。
    我们要完成中国民俗学的这样一种基本观念的转变,既是因为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作为研究对象的重视,也是我们当前倡导把日常生活作为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的需要。因为我们不是基于文史雅趣,而是基于对当下现实的日常生活的关怀,更是源于对合意的日常生活未来的追求,我们才有建立中国民俗学的完整的时间意识的学术热情。
    我们能够推动中国民俗学的这样一种基本意识的健全化,当然是基于学科内在积累的演化,但是更为直接的外部推动力则是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实践,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民俗”不仅在学术意识上是属于“过去”的,而且在日常语言里、在社会意识里都是如此。但是,当大量的民俗项目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家体制和社会公众都确认要保证它们的未来传承,“民俗”所内含的除“过去”之外的其他时间,尤其是“未来”时间,就一下子被完整地呈现出来。民俗有未来。这已经是一种中国事实,并同时得到了国家体制和社会人心的确认、承诺和保证。中国民俗学当然不能继续在原先那种片面、割裂的时间意识中沿袭自己的民俗研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