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丙中: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论纲(7)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56 《民俗研究》 高丙中 参加讨论
我第三要谈日常生活的自在性,非反思性。我们说日常生活,是说普通人,指向的是非专业的、非精英的、非意识形态的状态。通常这也被假定是民俗的状态。如果民俗之民是所有人作为普通人的预设,我们把日常生活的自在性、非反思性投射到民俗的属性,这只是一种哲学的思考。但是,在我们的民俗学长期把民俗之民与特定的人群对应的情况下,我们这样看待民俗的属性就会出现很尖锐的问题。当我们谈日常生活就谈人的日常生活,这些人当然首先是个体,有血有肉的生命,有个人情感、个人意识;同时又作为群而存在,有自己的社区、社团,从而是具有特定认同、特定集体意识的民族、教会、国家。因此在个体或集体的层级来说,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我们面对的是主体,是具有主动、积极的意志的主体,是自为的、具有反思能力的主体。这就与日常生活的自在性、非反思性形成紧张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日常生活作为一个实践概念,它显然不利于我们全面、正确看待我们研究的对象。我们看到日常生活的人,就看到了社会实践的主体。当我们把他们看做主体,我们就不能拘泥于日常生活的自在性、非反思性。 我们今天谋求民俗学的发展,是要为民俗学的历史取向加上现实取向,是要为民俗学的学术关怀增加实践关怀。我们既要促使民俗学介入这个时代的社会实践,也要促使民俗学能够把研究对象视为实践主体。所以,我们今天要寻找思想方法,有能力把他们当做生活的主动者。如果我们局限在哲学里,只会把他们当作精英研究的自在的、非反思的对象,这与这个时代的思想与伦理是格格不入的,与民俗学应该参与国家的主人翁培养的使命是南辕北辙的。把大众或者我们以前习惯的落后群众看做被动的,这是工业化兴起之后很长一个时期的精英主义的大众文化观,视群众为群氓,没有头脑,靠激情、非理性卷入暴乱。如此负面看待普通人,是中外精英主义的思想传统。 这种精英主义的传统与日常生活相连的代表性思想是“日常生活批判”。日常生活批判作为哲学范畴得到明确表达是在19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哲学思想被介绍进来,用以检讨中国社会的思想观念如何不符合“现代”价值。⑧但是,日常生活批判的各种具体表达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就成为中国思想与学术的主流。历史地看,它们在当时都有其必要性。中国要尽快追求现代化,就必须进行自我改造,老百姓自我改造慢,日常生活发生变化很难,就由知识分子用批判来助推。这就是我们经历的日常生活的各种批判与革命,从生活方式上改造我们自己,否定传统的民俗活动,改造我们社会一切既定的东西,由此打造新人、新生活、新社会。 然而,知识分子主导的日常生活批判包含一个不可预见的后果,普通人不可以自证自己的正确,甚至没有体制、机制维护普通人自证正确的权利。因为普通人在长期的思想教育运动和社会改造运动中只是被教育、改造的对象,甚至在整个国家的公共政策的理念和逻辑里他们都没有也不可能作为主体,也不可能自证在政治上正确。所以作为社会多数的国民理应成为被教育的对象、被改造的对象。那么,现代文明所标榜的平等、自由、民主在这个格局里被落实的机会在哪里呢?在这样一个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被近现代国家体制固化的格局里,这些现代文明价值是无法实现的。这不仅是中国民俗学的困局,而且是整个中国的社会科学、整个中国的思想界的总问题。⑨普通人的主体性在哪里呢?现在应该从民俗学的内省来思考这个总问题,这是一种历史的使命,因为民俗学与其他学科一起也参与造成了这个局面,民俗学人有责任打破这个僵局,为现代国家和现代文明都能够相得益彰地在我们的社会建立起来而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