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丙中: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论纲(8)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18 《民俗研究》 高丙中 参加讨论
我第四要谈的是理所当然性。日常生活的理所当然性,或者说当然性(把“理所”放在括号里),taken-for-grantedness,是指日常生活作为既成事实被认可、接受。在以尊重大众的观念与意见为优先的社会,我们比较好理解日常生活的理所当然性是某种社会现实,但是对于长期受日常生活批判所影响的中国社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现代意识形态里恰恰是被否定的,是负面的。我们在民俗调查中大都遭遇过代表这种现实的例子。民俗之民总是要表示自惭形秽。我们在调查中和老农交流,他们会说,我们乡下农民,做的这个实际上是迷信。看调查者的反应,他才有对策。如果你也认可是某种迷信,他是一个对策;如果你不介意是不是迷信,他是另一个对策;如果你断然不认为是迷信,还特别欣赏他的名气和才能,他又完全是另一种互动,他下面要表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进入现代以来,我们的主流政治表述没有贬低普通人的说法,但是普通人在思想上一直是被教育的对象,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实践上一直是被改造的对象。从新文化运动以来,政治和思想的精英一直把中国社会当做一个大教室,以对待未成年人的态度对待普通人,“义不容辞”地对他们进行不断的教育。可是精英们自己并没有一以贯之的东西,一个十年是这样,另一个十年是另一样;甚至上半年是这样,下半年是那样,老是变来变去,但是在这个思想格局里,是人民总不长进,而不是他们自己总不能成熟。他们要教老百姓的东西没有成熟,结果是老百姓总脱不了学生身份。在这样的格局里面,普通人是不被相信可以独立思考的。 在这样子的一个状态里面,要说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理所当然的,这怎么可能?他们的日常生活常常被认为颇为不然,有时候就是大谬不然。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有更多的自由了,所以能够选择自己喜好的文化形式,不管是在家庭里面,还是在社会上,他们正以自己的行动以能力改变着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现在已经有很多头绪让我们看到,把社会当做一个大教室,把民众当做未成年人,这是精英越来越一厢情愿的观念。被观察、被评判的普通人其实越来越有自己的自信。 普通人建立自信的机会来自多个方面,都归根结底推动日常生活的正当化。第一个是民众相互之间赋予正当性。精英对他们不以为然,那么他们相互之间以为然,其中最重要的方式是自愿结社,因为相同的价值和需要得到相互的赞同与担当,就组成社团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以自组织的方式做自己高兴的事情,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符合自己道德的事情。第二个是地方政府对民间组织、民间文化的认可。在各种地方上,当地政府需要民众的智慧、力量参与地方发展,并直接利用地方民间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强化地方认同,因此各种地方节庆、地方活力都在于对民众的肯定与承认,实际上与民众是一个相互赋予合法性、正当性的过程。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国家也确确实实在适应民间和地方的变化,调整制度体系,容纳多样性的社会,让那些原来没有正当性的组织与文化得到默许、默认,并选择性地对一些东西加以正式的承认。其中最大规模的国家行为一是赋予大量民间组织以合法地位,二是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内容给予国家遗产的地位。 这样一种重大的变化趋势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总体论述来进行定位。如果不能在学理上说通日常生活的理所当然性,就不能在日常生活重建中发挥民俗学的社会作用,那么倡导日常生活的民俗学就显示不出重大的意义。这里的困境,一方面是我们思想的困境,另一方面当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自己还没有完全走出自己的路来。那么这个困局被打破,首先还得冀望这个时代能够走出一段自己的路。在社会探索自己的道路时,学术一定要能够敏感地发现,与社会实践形成合力,使一个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与一个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思考形成并行不悖的关系,互相促进,一起走出现代的困境。我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形成运动的十多年刚好给我们提供了转变的机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