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丙中: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论纲(17)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24 《民俗研究》 高丙中 参加讨论
真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民间文化成为共同的公共文化已经成为定式,我与你的对话才是“我们”内部的对话。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理念和程序上就是这种我与你的对话方式的表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就是让各方在文化上成为“我们”。之前界定民俗,是造成一个自我与异己的关系,通过这个模式来区隔原来日常生活的“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新让原来被区隔的各方在政治、思想和日常的公共生活中成为“我们”。这种转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涵盖的范围已经是现实,但是要完全超越此前所形成的各种紧张、对立,仍然是未尽的一种理念,是对未来的一个展望,就行走在户晓辉所论述的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16)的路上。承认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可以是主体,他有尊严、有自由,大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基于真诚的自愿发生关系。人不可能独存,人与人必须有关系,必须有超越各种特殊情境的普遍关系,而人的普遍关系就是爱的关系。我们说起来有点浪漫,或者有点书呆子的想法,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并不单纯,但是无论我们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种价值都必须在里面有位置,我们才可以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文化共同体,一个政治共同体;我们的关系不是单一的,各种性质的关系在不同时期、不同处境里都可能出现,但是这个相互之间当人看的既是自爱也是互爱的关系不能少。 民俗学者作为专业人士,要摈弃精英主义,以公民意识从事专业。这是民俗学者相对于其他学科人士更有专业优势的方面。在日常生活里,谁都没有那么大的差别,或者说所谓人的差别其实都不是那么有意义。民俗学者能够最清醒地体会这一点。我们要建设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必须有正确的身份意识去推动。民俗学者既是学者,同时也是普通人,但是普通人在现代的体制里面有一个统称,那就是公民,只有普通人作为公民,才会思考与践行“一方面尊重差异,一方面包容与共享”的共同体意识。 作为公民的民俗学者在做学科建设的时候,如果植入未来意识,那么应该涵盖两个方面,一个是日常生活的未来,一个是民俗学的未来。我们所琢磨的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要把这两个未来当作一个未来去追寻。即是说,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未来,有赖于民俗学者的贡献。我们似乎自大了。在中国的现代伟业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文化位置成为一个总体问题。这个日常生活的问题,文化的问题,还真得民俗学来参与解决。如果不摆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位置,中国的思想界、知识界就无法奠定现代伦理与政治的坚实基础,出多少战略与政策建议,都只是加深加重国家与社会的扭曲关系。另一方面,民俗学的未来有赖于真实世界的日常生活的未来能够在新观念的推动下开出新局。学科空间是真实的服务与交换赢得的。在现代体制里,你得有服务的精神与能力,你得有真材实料,有真正的智慧产品跟人去交换,你的学术,你的学科才在学术之林中有位置。所以我们今天来谈中国民俗学的机会,一定要与民俗学能够在国家与社会的建设当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联系起来。所以结论就是:两个未来,合二为一。当民俗学的未来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未来是同一个未来时,中国的现代伟业才算是走上了对的文化道路,中国民俗学也就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