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高丙中: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论纲(4)


    二、日常生活的民俗学
    日常生活的概念怎么进入民俗学,如此引入又给民俗学带来了什么新的可能性呢?我们得从民俗学史说起。我们大家都熟悉,“Folklore is the lore of the people”(民俗是民众的知识),在英国比较早形成一个专门学科的时候,民俗学主要是一种关于文化遗留物的学术。那么文化遗留物是日常生活这个概念进来之前民俗学的一个主流表述,当然这更多的是一个英国式的学术传统。
    在民俗学确定这个研究对象的时候,有一个标准文化的概念。当时英国已经进入工业时代,现代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流,成为评价各种现象的标准,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常态。那么跟这个常态的标准文化不一样的,就是文化上的他者、异己。民俗是作为古代或异域的文化遗留物看待的,当然就是文化的他者、异己。在已经相当工业化的时期,前工业社会那些手工品被引起兴趣,被收集、展示,也涉及语言所承载的口头文学。这些文化遗留物是现在日常生活兴起之前的东西。当它们被作为文类看待的时候,用这些文类去看非西方的“原始社会”,相似的对应物更为丰富、原始。同样的逻辑也发生在中国。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兴起,是源于北京大学《歌谣周刊》所发起的歌谣运动,受到现代知识分子重视的民歌、故事、风俗,也都是新文化的异己、他者。④在民俗学发生的这个历史的起点和逻辑的起点,日常生活的概念没有在学术里面出现,但是它是潜在的。日常生活不是话题,但它是话题之所以能出现的基础或前提。
    在这样一个时期,爱好者所关注的民俗现象是自己生活之外的,而且,与所谓民俗发生关联的是生活的局部现象或少数人现象。如果“民”被明确指认的话,他们是标准文化的社会多数之外的少数,是同时代的少数人,处于社会底层,生活在边缘地带,所以才是跟这些所谓主流人群不一样的人群。在这里,民俗是现实生活被两分的外在表现,是两种人相区分的标志。这样一种二分是从民俗学兴起之初就隐含着的内在逻辑。它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我们今天要进一步推动民俗学的发展,恰恰是想通过日常生活概念把明里暗里分割的东西“合”起来。
    民俗在发达国家是指少数人群,但是民俗概念进入中国,所指向的却是我们的基本人群。中国在近现代移入西学诸学科的时候,是一个前工业化、前现代社会的国家,按照西方民俗学的文体和事象按图索骥的结果,就是基本的日常生活都应该归入民俗。我们的民俗之俗就是多数人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民俗之民就是社会的多数。“民”是社会的基本人群,但不是主导的人群,因为另外一个新的阶级,一个新的接受现代文化教育、执掌领导权的阶级在中国形成、扩大,虽然长期是社会的少数,但他们是文化的主导者和社会范畴的划分者。民俗学者也属于这个阶级。在我们今天的讨论当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民俗学在中国所指的民俗之民从来都是说的主流人群,从来都是在关注主流人群,在讲主流人群的故事,尽管在早期的学术中我们没有这种清醒的表达。我们今天对这个基本事实的自觉认识,有助于我们仍然坚持关心国家的主流人群的初心。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借助日常生活概念,明确地把它说出来,用起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