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高丙中:日常生活的未来民俗学论纲(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社会运动,给大量的民间能人带来了实惠,也给这个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结构性的红利,如国家与民间、地方与人类、过去与未来在关系上的结构性转变。第一点我想说,各种各样的民俗,原来因为是民间的,所以不能是国家的,因为国家要的是另一种特质的文化,要指称它们,既可以用科学的、民主的,也可以用现代的、西方的。现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关系的逻辑发生了逆转,因为是民间的,所以是国家的,因为再多的现代文化也不能标志国家的自我,只有本土、民间的文化遗留物有这个资格。
    第二点我想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我们这个社会接受地方的文化与人类的文化的新关系。传统民俗,就是传统时代中国社会上下共享的日常生活内容,但是近现代被否认能够作为国家的体面的文化,就沦落在地方社会中残存着,与外面没有直接的、公开的联系。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恰恰是要让地方的文化被国家承认,再作为国家的代表性项目申报人类遗产名录,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因为项目是充分代表地方的,所以能够成为人类共享的。既然是你的,就可以是我们共同的——就是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逻辑。这个逻辑实际上帮助国家承认地方性的民俗,因为国家不完成这个层次的承认,就没有办法申报教科文组织的名录。所以地方的才是国家,地方的、国家的才是人类的。文化就是因为共同体而得以标明的,无论是地方的社区,还是人类共同体,在英文中都是community,地方、国家与人类大家庭,只是不同层次的共同体,人类的历史实际上本身就一直在扩大这些不同共同体一起共享特定文化的数量和质量,教科文组织的名录建设只是这个大趋势的一个促进项目而已。
    第三点是我关注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把民间文化认定为国家的公共文化,强调它们的活态传承的保护理念和措施在总体上让它们有未来,这就在国家的公共文化生活中把“过去”与“未来”的对立关系一下子理顺了,为中国带来了社会政策与文化理念的一个巨大转变:原来认为民俗是过去的,就不配有未来;现在恰恰因为民俗代表过去,所以必须有未来。文化遗产必须是过去的,必须是传统的,要不然怎么是遗产呢?非物质文化是活态的文化,对它们进行保护,就是利用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资源和能力保证它们在未来仍然是活生生的。非物质文化因为代表我们的过去,所以有条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非物质文化在“自然”状态会部分流传、部分消失,但是进入文化遗产的体系就意味着最大可能地被保证有未来,尽管实际上一些项目会无可奈何地失传。
    日常生活被界定为民俗,民俗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中包含的时间意识是十分不同的,“过去”与“未来”先是相反,后是相成。原来日常生活为什么要否定,又如何否定呢?就是运用民俗学所代表的理念,非现代的生活方式对于众多的国家虽然就是“现在”的普遍的、主流的方式,但是可以把它们界定为民俗,在人类的大历史里是属于“过去”的。国家在观念上和政治上否认其“现在时”,其实是为了在历史过程中否定其“未来”存在的可能性。显然,如此民俗是因为传统的、“过去的”属性才遭否认、否定,但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里,现在还是因为那些传统属性而成为被肯定、认定的对象,成为未来必须得到保障的对象。
    于是,我们从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运动与社会后果看到了一个关键的思想方式、一种时间意识、一种让“过去”与“未来”相反相成的制度机制被建立起来。回到民俗学的学术探讨,我们看到户晓辉把学术的时间意识引入进来,为我们能够深入思考民俗学的时间意识与国家的历史意识及其内在联系提供了思想资源。户晓辉对民间文学的思想方式进行哲学的解释,发现民间文学叙事如何包含过去和现在及其开放性所带来的未来可能性。⑩他在理论上为民俗学把过去、现在与未来贯通起来,我们结合中国社会的文化实践、公共政策实践已经走通的道路,把日常生活纳入进来,为民俗学的学科建设与社会参与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完整时间意识建立起来,开启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的新天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