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方一些学者在他们的作品中,把吐蕃说成具有“主权”的国家。其实,唐蕃时期没有“主权”的概念。只有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彪炳史册的唐蕃“舅甥”一家关系。如果不顾...
前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陆地边境线5600公里,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
摘要: 1912——1919年间,由于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西藏,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危机加深,滇藏、边(康)藏、川藏关系成为影响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决策时的重要因素,并对以后的西藏治...
摘要: 拉萨以其悠久的历史享誉国内外,研究古城局部地域的名称,能够对拉萨的过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作者通过对历史大背景的分析和珍贵史料的考证,对噶玛贡桑地名的由...
一 清朝虽为少数民族所建立,事实上仍是继承了封建统治传统的政权。清朝在总结历代安边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在反对分裂势力和抵抗外来侵略,加强国家统一与边疆地区开发方面作出...
摘要: 《西藏志》成书于清雍正末乾隆初,是清代西藏地区首部通志类志书。此志部分内容反映了清初西藏地方与清中央政权的关系,尤其是对确立之初的驻藏大臣制度做了有价值的记...
《西盟会议始末记》由西盟王公招待处编辑,民国二年(1913年)春商务印书馆天津印刷局代印。铅印本,大32开,封面有英汉对照烫金书名。 所谓西盟会议,是民国二年(1913年)一月二十三...
摘要: 本文选择1917-1922年时段,探讨了英国驻喀什噶尔总领事馆对苏俄所开展的情报活动。文章较详细地分析了英国以喀什噶尔总领事馆为基地进行情报活动的背景、网络、传送及其影...
公元1644年,清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北京为首都建立了清朝中央政府,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在征服准噶尔之后,进而清除了南疆大小和卓的封建割据势力,统一了新疆。清朝对全国的...
摘要: 明代蒙古境内汉人的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一方面蒙古骑兵南下掳掠了大量人口;另一方面许多汉人为避祸或谋生也迁徙到塞北。一些有才智的汉人得到蒙古诸部贵族的任...
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蒙古语称“达兰喀喇”,该山西起今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沟,东至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与察右中旗交接处的狄红岱谷,全长约213公里。清代,大青山为绥远城将军...
1927年4月18日,在北伐胜利的基础上,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于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在其统治中国的22年间,同帝国主义侵略和分裂我国西藏的阴谋进行过斗争,在一定程度上...
明代蒙古地区的统治势力与明朝政府长期处于对峙状态,频繁的战争严重破坏了北方的生产,恶化了蒙古族牧民的生活,广大蒙古族人民迫切需要与中原汉族进行贸易,致使蒙汉民族贸...
关于历代王朝对北疆地区经略的研究,在1989年—1998年1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尤其是关于历代王朝北疆政策的研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主要表现是,大量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一 英国侵略西藏,其最终目的正如荣赫鹏于1903年给英政府的一份备忘录中所言:除占领西藏以北阻挡沙俄南侵,以免危及印度外,还可以策应英国在四川的经营,使英国势力从东到西...
漠南蒙古被清朝统一后,漠北喀尔喀蒙古依然处在清朝之外。然而内部长期的分裂与纷争,给清朝和准噶尔的介入以可乘之机。1688年,准噶尔噶尔丹博硕克图汗出兵占领喀尔喀,喀尔喀...
从清初至18世纪统一多民族国家最后形成的一百年间,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既有清王朝,也有边疆民族政权,多种政权和多种制度并存,相互之间既有吸收、融合又有排斥和对抗,除了...
摘要: 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资料的综合研究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虽然学术界对于公元5-7世纪高昌王国建筑形态的认识存着相当大的分歧,一说是以“土木居室...
摘要: 清代西北经济史的研究作为中国经济史研究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倍受学者关注,尤其是近1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其研究述评却不见于文。本文就近10年清...
一 政治类 民国史料丛刊书目 政治类 法律法规 第1册 五权宪法 孙中山民智书局(民国14年 31页) 三民主义简讲五权宪法合刊 上海书局三民书店(民国16年 88页) 五权宪法释义 魏冰心中...